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镜片覆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覆膜机。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镜片覆膜基本上采用手工配合压膜抽真空夹具进行作业,需要手工把镜片放到夹具承座上,人工拉膜粘在夹具承座口,然后用快速夹加压块,压住膜,通过真空发生器,把承座内空气抽出,从而利用大气压把膜覆在镜片上,最后手工用美工刀把覆好膜的镜片从膜带上切割下来。除了抽真空,其他动作基本上依靠人手工操作来完成,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操作难以统一,品质不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5]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全自动覆膜机,包括将镜片输送至覆膜位置的镜片搬运系统1、输送膜至覆膜位置的送膜系统2、用于覆膜操作的覆膜系统3、切膜系统4、收废膜机构5、收底膜机构6以及控制上述各系统以及机构开始或停止工作的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
[0026] 具体地,请参见图2,镜片搬动系统1包括抓取或松开镜片的抓料器11、抓料器竖向移动机构12、抓料器水平移动机构13、镜片定位机构14以及镜片放置座15。镜片放置座15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镜片的容置槽151。
[0027] 抓料器11安装于抓料器竖向移动机构12上,在实际应用中,抓料器11可选用真空吸盘。抓料器竖向移动机构12包括竖向设置的抓料器上下移动气缸121,抓料器上下移动气缸121的活塞杆与抓料器11固定连接。抓料器水平移动机构13包括X轴移动机构以及Y轴移动机构,其中,X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气缸1311、Y轴移动机构安装座1312以及滑轨1313。抓料器竖向移动机构12安装于Y轴移动机构安装座1312上。Y轴移动机构包括Y轴移动气缸1321以及导柱1322,Y轴移动气缸1321以及导柱1322亦安装在Y轴移动机构安装座1312上,抓料器竖向移动机构12卡套在导柱1322的周缘上,可沿导柱1322的轴向滑动。X轴移动气缸1311的活塞杆与Y轴移动机构安装座1312固定连接,Y轴移动机构安装座1312卡置于滑轨1313上,X轴移动气缸1311工作时,Y轴移动机构安装座1312以及Y轴移动机构可沿X轴方向(相对于整台覆膜机为前后方向)来回移动。
[0028] 请参见图3,镜片定位机构14包括夹紧装置、带动镜片放置座15上、下移动的竖向定位装置以及带动镜片放置座15水平移动的水平定位装置。具体地,镜片定位机构14还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夹紧装置、镜片放置座15以及竖向定位装置的安装座140,安装座140的的顶部具有两组相隔设置的夹紧装置、镜片放置座15以及竖向定位装置;其底部具有两块水平滑块1401,水平滑块1401卡置在导轨144上。
[0029] 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气缸141,夹紧气缸141设有用于夹紧或松开镜片的气爪1411,气爪1411位于容置槽151内。竖向定位装置包括顶起气缸142,顶起气缸142的活塞杆1421沿镜片放置座15的底部伸入容置槽151内。水平定位装置包括移位气缸(图中未示出)以及导轨144,移位气缸的活塞杆与水平滑块1401固定连接。
[0030] 移位气缸活塞杆的初始位置为伸出状态,此时,镜片放置座15位于导轨144的外侧,抓料器11经上述的抓料器水平移动机构13以及抓料器竖向移动机构12的精确移动后,位于镜片放置座位15的上方。待覆膜的镜片在生产中放置在盒子中,盒子经过自动输送线或其他方式自动输送至抓料器11正下方。抓料器上下移动气缸121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抓料器11下移,抓取盒中的镜片后,向上缩回,抓料器11上升;然后,Y轴移动气缸1321的活塞杆伸长,抓料器11沿导柱1322轴向移动,同时,移位气缸143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抓料器11往回缩,直至移动至镜片放置座15上方。抓料器上下移动气缸121的活塞杆再次向下伸出,抓料器11下移,将其上的镜片放入容置槽151内,顶起气缸142的活塞杆1421伸出,把镜片顶起落下再顶起,保证镜片基本落入容置槽151中心位置,顶起气缸142的活塞杆1421继续处于顶起状态(镜片覆膜的初始位置高度),之后夹紧气缸141的气爪1411合拢,保证镜片位于容置槽的中心,移位气缸工作,将镜片放置座15及镜片从导轨144的外侧向内侧移动,到达覆膜位置后,气爪1411松开,回到初始位置,等待覆膜和切膜操作完毕后,移位气缸143将镜片放置座15驱动回初始位置,抓料器11向下移动,将覆膜、切膜后的镜片取出,然后,放回到盒子中,同时,顶起气缸142的活塞杆1421缩回初始位置。
[0031] 覆膜系统3包括压膜机构以及抽真空机构,压膜机构包括将膜压入容置槽151并密封容置槽151槽口的密封压紧块311以及升降气缸312。密封压紧块311以及切膜系统4与升降气缸312的活塞杆连接。
[0032] 容置槽151或密封压紧块311上开设有用于抽出容置槽151内部空气的出气孔152,出气孔152与抽真空机构连通。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出气孔152开设于容置槽151的侧壁上。升降气缸312工作,使密封压紧块311下降、压紧、并密封容置槽151,抽真空机构将容置槽151中的空气从出气孔152抽出,使容置槽151形成真空状态,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膜被下压,粘覆在镜片上。切膜系统4包括用于切膜的切刀40,切刀40的形状与镜片覆膜部位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密封压紧块311上开设有穿孔,穿孔的面积大于镜片覆膜部位的面积,于切膜过程中,切刀40穿入通孔,切断镜片边缘的膜。
[0033] 请参见图5至图7,切膜系统4包括切刀动力气缸41、切刀动力传递杆42、固定杆切换座43、切刀固定杆44以及切刀固定座45。切刀动力气缸41的活塞杆与切刀动力传递杆4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切刀40与切刀固定杆44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切刀动力气缸41驱动切刀动力传递杆42伸缩运动,当切刀动力气缸41的活塞杆伸长时,切刀动力传递杆42下压切刀固定杆44,切刀固定杆44带动切刀40下压切膜。
[0034] 切刀固定杆44的下端部竖向地固定于切刀固定座45上,切刀40安装于切刀固定座45上。切刀固定杆44的上端部可上下活动地穿过固定杆切换座43,并且切刀固定杆44上端部的周缘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6,复位弹簧46的底端位于固定杆切换座43上。当切刀动力传递杆42下压切刀固定杆44时,复位弹簧46慢慢压缩,从而起到了缓冲作用,有利于防止切刀40与镜片放置座15的过硬接触,防止两者损伤。当切膜工作完成,切刀动力气缸41的活塞杆向上缩回时,复位弹簧46向上伸长,回复原状,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46拉动切刀固定杆44、切刀固定座45、切刀40也回到初始状态,等待下一镜片的切膜操作。
[0035] 上述切膜系统4还包括换刀电机47以及旋转轴48。换刀电机47与旋转轴48通过同步轮491与同步带492传动连接,切刀40包括至少两个刀片401,至少两个刀片401的横截面均呈圆环状,并且,各个刀片401的直径大小不相同。切刀固定座45的数量与刀片401数量相同的,固定杆切换座43与旋转轴48固定连接,换刀电机47带动固定杆切换座
43旋转不同的角度,使与某一刀片401连接的切刀固定杆44与切刀动力传递杆42对齐。
此时,切刀动力传递杆42下压与其对齐的切刀固定杆44,即可切换至与该切刀固定杆44连接的刀片401。具体地,本实施例设置有三个上下间隔设置的切刀固定座45a、45b、45c,三个切刀固定座45a、45b、45c上分别设置有刀片401a、401b、401c。切刀固定座45a、45b、45c均套设在旋转轴48上,旋转轴48上设置有三个间隔设置的卡簧481,三个卡簧481分别用于对其下方的一个切刀固定座45进行限位,以便切刀固定座45复位后,均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0036] 请参见图8,送膜系统2包括输送皮带21、驱动电机22、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输送轴23、同步带24以及放膜辊25。输送轴23与驱动电机22的转轴传动连接,输送皮带21绕置于所有的输送轴23上。膜贴覆于输送皮带21上,输送皮带21上开设有供切刀穿过的通孔211,驱动电机22工作,输送皮带21及其上的膜在输送轴23的带动下,从覆膜系统3、切膜系统4下方经过,覆膜系统3、切膜系统4工作,完成镜片的覆膜以及切膜操作。
[0037] 收废膜机构5包括上述的驱动电机22、第一同步轮51、第一摩擦轮52以及收废膜轴53。请参见图9,第一摩擦轮52与收废膜轴53紧固连接。驱动电机22通过上述的同步带24与第一同步轮51传动连接,第一同步轮51、第一摩擦轮52与收废膜轴53同轴联接。请一同参见图7,第一摩擦轮52与第一同步轮51接触,第一同步轮51转动时,第一摩擦轮
52与第一同步轮51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第一摩擦轮52以及收废膜轴53转动。
[0038] 收底膜机构6包括上述的驱动电机22、第二同步轮61、第二摩擦轮62以及收底膜轴63,第一摩擦轮52与收底膜轴53紧固连接。驱动电机22通过上述的同步带24与第二同步轮61传动连接,第二同步轮61、第二摩擦轮62与收底膜轴63同轴联接,第二摩擦轮62与第二同步轮61接触,第二同步轮61转动时,第二摩擦轮62与第二同步轮61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第二摩擦轮62以及收底膜轴63转动。
[0039] 本实施例中,放膜辊25位于输送皮带21的右侧上方位置,收底膜轴63位于输送皮带21的右侧下方位置,收底膜轴63则位于输送皮带21左侧的下方位置。
[0040] 原料膜200绕置于放膜辊25上,原料膜200具有两层,上层膜201用于给镜片覆膜,上层膜201的一端绕置于放膜辊25上,另一端粘覆在输送皮带21上。下层膜202(即底膜)是为了避免两上层膜相互粘连,其一端绕置于放膜辊25上,另一端绕置于收底膜轴63上。经过输送皮带21的上层膜201(即已经被切割后的膜)绕置在收底膜轴63上。可见,上述的输送轴23、收废膜轴53以及收底膜轴63均由同一个驱动电机22驱动,同步工作,既减低了动力源的数量,节约了机器的材料成本,又保证了各个动作的一致性。
[0041] 本实施例的全自动覆膜机,具有自动搬运镜片的镜片搬运系统1、自动送膜的送膜系统2、自动覆膜的覆膜系统3以及自动切膜的切膜系统4,实现了送膜、覆膜以及切膜等流程的全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各个环节均是统一的机械操作,同一规格的镜片采用同一形状的切刀40,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相比于人工操作,本实施例中的全自动覆膜机生产的产品品质稳定。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