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能水循环装置

热能水循环装置无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能水循环装置,特别涉及用于水热毯、垫、被褥、箱、袋、服装、鞋帽、披肩、护腰、护颈、护肘、护腕、护腿、护膝、护脚踝,水热疗箱、水热疗袋、水热疗毯、垫,水热取暖器、水热床、水热炕、水热地暖、水热地板、水热地面、水热墙等配套使用的热能水循环装置。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本发明热能水循环装置适用于水热毯、垫、被褥、箱、袋、服装、鞋帽、披肩、护腰、护颈、护肘、护腕、护腿、护膝、护脚踝,水热疗箱、水热疗袋、水热疗毯、垫,水热取暖器、水热床、水热炕、水热地暖、水热地板、水热地面、水热墙等类产品配套使用,其具有加热、驱动水循环于一体功能。中国专利号:200510129300.0,公开号:CN1806723A,公开日:2006.07.26,发明创造名称:水热毯。其加热和循环部件(与本发明最相类似),是由加热容器与电热元件相结合,可实现加热、驱动水循环于一体功能。该专利工作状态下,回水时,进入热水管(加热容器)内的水,有时立刻沸腾,产生水蒸汽,造成不能完全回水(只回部分水或少量水)现象,循环效果不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1、4、8、21、23、25,详述本发明热能水循环装置配套应用于水热毯、垫、被褥、水热疗服等系统中的结构、工作状态。图1所示,本发明热能水循环装置配套应用于水热疗服系统中的结构、工作状态;图4、8、21、23所示,本发明热能水循环装置配套应用于毯、垫、被褥体系统中的结构、工作状态。本发明热能水循环装置配套应用于其他水循环系统中的结构、工作状态与所述相同。
[0030] 图1、4、8、21、23、25所示,电热元件5与加热容器6相结合;散热管10设于散热体8内或表面;储水箱1通过回水单向阀2与加热容器6上的回水口4相通,加热容器6上的出水口19与出水连接管9一端相通,出水连接管9另一端与散热管10一端相通,散热管10另一端与进水连接管11一端相通,进水连接管11另一端与储水箱1相通;加热容器6上的回水口4与加热容器6本体采用绝热连接方式。
[0031] 工作时,加热容器6内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汽并膨胀,同时回水单向阀2关闭,水蒸汽推动加热容器6内的水通过出水口19进入出水连接管9,经散热管10、进水连接管11向储水箱1内流动,水蒸汽在加热容器6、出水连接管9内(此时,水蒸汽可以进入出水连接管9内,也可不进入出水连接管9内)散热,冷凝,体积变小,产生回吸力(负压),由于出水连接管9、散热管10、进水连接管11的阻力作用,回水单向阀2开启,将储水箱1内的水通过回水单向阀2、回水口4向加热容器6内吸入,由于加热容器6上的回水口4与加热容器6本体之间采用绝热连接方式,加热容器6本体不能向回水口4传热,经回水口4进入到加热容器6内的水是没有被预热的凉水,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遇凉水急速液化,产生巨大回吸力(负压),使加热容器6内吸满水,实现完全回水,完成循环传热过程。上述回水过程中,首先回入到加热容器6内的水是没有被预热的凉水,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遇凉水快速液化,产生回吸力(负压),吸入加热容器6内的凉水短时不能沸腾产生水蒸汽(正向压力),这时,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遇凉水早已液化,产生巨大吸力,并且使加热容器6内持续不断吸入大量凉水,确保加热容器6内一直保持回吸力,直至吸满水,实现完全回水。在循环过程中,加热容器6内的水或水蒸汽可以向回水口4传热,但因时间短并且间接传热,并不影响上述效果。
[0032] 下面结合图2、3、5-7、9-20、22、24,详述本发明热能水循环装置具体结构和工作状态。
[0033] 图2、3、5-7、9-20、22、24所示,电热元件5与加热容器6相结合;加热容器6上的回水口4与加热容器6本体采用绝热连接方式。。
[0034] 工作时,加热容器6内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汽并膨胀,水蒸汽推动加热容器6内的水向出水口19方向运动,当水蒸汽散热,液化,体积变小,产生回吸力(负压),将水通过回水口4向加热容器6内吸入,由于加热容器6上的回水口4与加热容器6本体之间采用绝热连接方式,这样,加热容器6本体不能向回水口4传热,经回水口4进入到加热容器6内的水是没有被预热的凉水,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遇凉水急速液化,产生巨大回吸力(负压),使加热容器6内吸满水,实现完全回水,完成循环传热过程。上述回水过程中,首先回入到加热容器6内的水是没有被预热的凉水,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遇凉水快速液化,产生回吸力(负压),吸入加热容器6内的凉水短时不能沸腾产生水蒸汽(正向压力),这时,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遇凉水早已液化,产生巨大吸力,并且使加热容器6内持续不断吸入大量凉水,确保加热容器6内一直保持回吸力,直至吸满水,实现完全回水。在循环过程中,加热容器6内的水或水蒸汽可以向回水口4传热,但因时间短并且间接传热,并不影响上述效果。
[0035] 图2、3、5-7、9-20、22、24所示,电热元件5设于加热容器6壁上偏上位置。这样,工作时,加热容器6内水体偏上位置表面的少量水迅速沸腾,产生水蒸汽,快速推动水循环流动,不易向水体内部传热,使加热时间变短、出水温度低、出水速度快、更易于回水、循环效率更高。
[0036] 图2、3、5-7、9-20、22、24所示,电热元件5与回水口4的距离小于电热元件5与出水口19的距离。这样,工作状态下,电热元件5加热时,回水口4附近区域的水首先沸腾,即100℃,并且在沸腾状态时一直保持在100℃,使加热容器6整体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出水口19附近区域温度一定低于100℃,当回水口4附近区域加热容器6内加热壁上沾有的水变为水蒸汽迅速移动至出水口19附近区域时,此时,回水口4附近区域温度为100℃,出水口19附近区域温度低于100℃,而电热元件5在加热容器6壳壁上传热速度很慢,并且首先要向回水口4附近区域传热,使该区域温度升高至100℃以上,然后再向出水口19附近区域传热,在此期间,水蒸汽在出水口19附近区域早已散热,冷凝,产生负压,实现完全回水。
[0037] 图2、3、5-7、9-20、24所示,加热容器6为管状并倾斜或竖直设置。这样,先回入加热容器6内的凉水因重力作用,倾斜向下或竖直向下向加热容器6内流入或落入,水在流入或落入过程中与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充分混合,使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快速液化,产生巨大吸力,实现完全回水。上述回水过程中,水在流入或落入加热容器6内的过程中,即使落到加热容器6内的加热壁上,因为重力作用,水也不会在此停留,而继续向下流入或落入,使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发生液化,产生巨大吸力,将水持续不断的吸入加热容器6内,实现完全回水,完成循环传热过程。
[0038] 由于加热容器6为管状并倾斜或竖直设置,这样,可将加热容器6制作体积较小,盛装少量水,易于快速加热、快速出水、使循环效率更高。
[0039] 由于加热容器6为管状并倾斜或竖直设置,工作时,水蒸汽推动加热容器6内的水倾斜向下或竖直向下运动,水蒸汽与水面之间形成绝热面,并且水蒸汽与水的接触面积很小,水蒸汽很难向水中导热,水蒸汽的体积不易损失,所以,出水量大,出水温度低,速度快,更易回水,回水量也大,快速大量的循环,使其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0040] 由于加热容器6为管状并倾斜或竖直设置,回水时,水流进入加热容器6内产生冲击及乱流,将加热容器6内加热时产生的不能还原为水的气体进行包裹,形成气泡,循环时气泡随同水流流动并排出加热容器6,最终向大气排出,这样,加热容器6内不会积聚过多空气,起到更好回水循环作用。
[0041] 图2、3、5-7、9-20、22、24所示,加热容器6由铝或铝合金材料制成,电热元件5采用PTC电热元件加热。这样,快速升温、快速传热、使其更好循环传热,工作效率更高。加热容器6可以是圆管状也可以是方管状,一般其是内圆外方,其内径一般6mm-30mm,长度10mm-300mm;当功率在600W以下时,内径最适宜10mm-16mm最好,长度在30mm-150mm为好。
[0042] 图2、3、5-7、9-20、24所示,增设回水接头20,通过该回水接头20、回水单向阀2将储水箱1与加热容器6相连通。将回水接头20插入加热容器6内形成回水口4,这样,更易安装、制造。回水口4与加热容器6本体采用绝热连接方式,回水接头20插入加热容器6内形成回水口4,在回水接头20与加热容器6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形成绝热连接,这样,工作状态下,加热容器6本体不能向回水接头20传热,回水时,通过回水接头20进入加热容器6内的水是没有被预热的凉水,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遇凉水更易散热、产生回吸力,实现完全回水。在循环过程中,加热容器6内的水或水蒸汽可以向回水接头20传热,但因时间短并且间接传热,并不影响上述效果。
[0043] 图2、3、9-11、18-20所示,增设出水接头18,通过该出水接头18将加热容器6、蒸汽室7与出水连接管9相连通。这样,更易安装、制造。出水接头18可与蒸汽室7为一体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
[0044] 图5-7、12-17、22所示,在加热容器6与出水连接管9之间增设蒸汽室7。这样,可更好容纳水蒸汽,并更易散热、产生回吸力,实现更好回水作用,使循环效率更高。
[0045] 图5-7、12-17所示,蒸汽室7为管状。这样,水蒸汽易于推动水在管状蒸汽室7内运动,并且可将管状蒸汽室7制作体积较小,盛装少量水,易于快速出水、快速回水。蒸汽室7可以是圆管状也可以是方管状,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具体可为铝、铝合金、黄铜、不锈钢。
这样,更易散热、产生回吸力,更易于回水。蒸汽室7由金属弯头管件构成。一般由2分、3分、4分管件构成。这样,更易安装、制造。
[0046] 图2、3、5-7、9-20、22、24所示,在加热容器6上设温控装置13。这样,当各种原因引起的加热容器6温度过高时,该温控装置13可断开电源,温度下降时再接通电源。温控装置13断电温度可设定在100℃-150℃之间,具体可设为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以115℃-135℃为最佳,具体可为115℃、120℃、
125℃、130℃。另外该温控装置13也可实现另一项功能,当加热容器6加热水产生水蒸汽,推动水流动或流动停止时,温控装置13断开电源,待水蒸汽散热、液化、产生回吸力,回水时或回水后,温控装置13再接通电源,使水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传热,即,控电循环模式。该温控装置13可设于加热容器6上,也可设于蒸汽室7上。
[0047] 本发明中,回水:是指加热容器6、蒸汽室7、出水连接管9内的水蒸汽,散热,冷凝,液化,体积变小,产生回吸力(负压),将储水箱1内的水通过回水单向阀2、回水连接管15、回水接头20、回水口4,吸入加热容器6、蒸汽室7、出水连接管9内的过程。
[0048] 本发明,工作状态下,回水时,加热容器6内的水可以是排空状态,也可以是不排空状态。
[0049] 本发明附图25中,散热管10在散热体8上的排布方式为一种并联方式,但并不限于此,可以是任何的并联或串联方式的排布。
[0050] 本发明中,散热管10可设在散热体8内或表面。具体散热管10为硅胶管。制造水热毯、垫、被褥、护肩、热疗服等,散热管10内径为3mm-8mm,最佳内径为3.5mm、3.8mm、4mm、4.5mm、5mm。
[0051] 本发明中,回水口4横截面形状不限,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当回水口4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其直径小于等于6mm,最佳直径为4mm-6mm。
[0052] 本发明中,散热体8是指散热部分,具体可以是毯、垫、被褥、箱、袋、服装、鞋帽、披肩、护腰、护颈、护肘、护腕、护腿、护膝、护脚踝、散热器、床、炕、地板、地面、墙等。
[0053] 本发明中,回水单向阀2可设于储水箱1内部或储水箱1外部,也可设于储水箱1壳壁上。
[0054] 本发明中,储水箱1与加热容器6的位置关系不限,储水箱1可以设在加热容器6的上方,也可设在加热容器6侧面位置,都在本发明保护中。
[0055] 本发明中,加热容器6、蒸汽室7不受形状、大小限制,可以是箱状、管状、筒状、盘状等,都在本发明保护中。如图22所示,蒸汽室7为圆盘状。
[0056] 本发明中,“回水口4与加热容器6本体采用绝热连接方式”是指:工作状态下,加热容器6本体不能向回水口4传热,回水时,通过回水口4进入加热容器6内的水是没有被预热的凉水,这样,加热容器6内的水蒸汽遇凉水更易散热,产生回吸力,实现完全回水。具体可以是,回水接头20由热传导不良材料(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制成(可以是塑料或橡胶制成或是金属接头内衬热传导不良材料制成)与加热容器6直接相连形成回水口4。在循环过程中,加热容器6内的水或水蒸汽可以向回水口4传热,但因时间短并且间接传热,并不影响上述效果。
[0057] 本发明中,回水口4,是指加热容器6上的回水处。
[0058] 本发明中,回水口4可由以下方式形成:
[0059] 1.由回水接头20与加热容器6相连形成回水口4;
[0060] 2.由金属、橡胶、塑料管或套,套在加热容器6上或插入加热容器6内形成回水口4;
[0061] 3.由回水单向阀2与加热容器6相连形成回水口4。
[0062] 图2、3、5-7、9-20、22、24所示,硅胶密封套或圈衬于加热容器6内,将回水单向阀2或回水接头20(直接头或弯头)插入硅胶套或圈内形成回水口4;也可以硅胶套衬于加热容器6内形成回水口4,回水接头20插入硅胶套内与其相连。
[0063] 本发明中,所述热能水循环装置应用于水热毯、垫、被褥、热疗服等的系统中,该系统,可以只包括1个单向阀(回水单向阀2),依靠出水连接管9、散热管10、进水连接管11的阻力作用回水,就可以工作;也可以同时包括2个单向阀(回水单向阀2和出水单向阀12),两个单向阀同时配合工作;储水箱1与热能水循环装置上的加热容器6之间可由回水连接管15和回水单向阀2相连通,也可不包括回水连接管15,直接由回水单向阀2将储水箱1与热能水循环装置上的加热容器6相连通;可在储水箱1与回水单向阀2之间设过滤装置;也可在储水箱1内设过滤装置与回水单向阀2相通。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