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鸡肉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壁挂式冰冻鸡肉解拣机构和解冻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0003] 现有的对冰冻鸡肉进行解冻的方法有自然空气解冻法和静水解冻法两种。自然空气解冻法即为将冰冻鸡肉从冷藏库中取出,放在塑料框中,在常温(10±2)℃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解冻。静水解冻法为将冰冻鸡肉从冷藏库中取出,完全浸泡在解冻箱中的水(以下将用于解冻的水称为解冻水)中,且使解冻箱中的解冻水温保持恒定的方式进行解冻。在中国专利号为2005200804466、公开日为2006年8月23日、名称为“恒温循环解冻箱”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结构的用于静水解冻的解冻机构。现有的冰冻鸡肉解冻方式和机构存在以下不足:冰冻鸡肉受热时的均匀性差,解冻水的热量利用率低,解冻时间长,解冻出的鸡肉的品质劣化量大,解冻机构只能够搁置的地面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壁挂式冰冻鸡肉解冻机构,包括机架1、水桶2、吹气管3、恒温器4、循环泵5和擦拭机构6。
[0031] 机架1设有一对呈倾斜状态的支撑轴11。支撑轴11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一对支撑轴11沿左右方向分布。两根支撑轴11平行。支撑轴11设有若干个沿轴向分布的驱动轮12。一对支撑轴11中位于左侧的那个支撑轴同驱动电机13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13连接在支撑轴的低端。这样能够提高本发明的稳定性。机架1还设有悬挂架9。
[0032] 水桶2为底端大上端(即开口端)小的圆台形。水桶2以周面接触的方式搁置在一对支撑轴11中的驱动轮12上。水桶2内周面连接有推块21。推块21有6块。推块21沿水桶1周向分布。推块21为沿水桶2的轴向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推块21的沿水桶的径向的宽度从上向下逐渐变大。推块21延伸至水桶2的底面。水桶2的轴线同支撑轴11平行。
[0033] 吹气管3经水桶1的桶口输入到水桶内。吹气管3位于水桶内的部分设有若干出气孔31。吹气管3的进口端同气泵32连接在一起。气泵32固定于机架1。
[0034] 恒温器4固定于机架1。恒温器4的出口设有伸入水桶1内的出水管41。
[0035] 循环泵5固定于机架1。循环泵5的进口连接有伸入到水桶1内的进水管51。循环泵5的出口同恒温器4的进口连接在一起。
[0036] 擦拭机构6位于水桶1下方。擦拭机构6包括挤压辊61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的芯轴62。挤压辊61同机架固接在一起。挤压辊61同水桶1平行。挤压辊61表面设有集水沟611。集水沟611沿挤压辊61轴向延伸。芯轴62转动连接于机架1。芯轴62也是通过驱动电机13驱动的。芯轴62和挤压辊61平行。芯轴62表面设有吸水块63。吸水块63为海绵制作而成。吸水块63为沿芯轴62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也即是完全包裹住芯轴
62的。
[0037] 参见图2,机架1还设有支撑座7、真空产生器15、控制阀16和破真空源。本实施例中破真空源即为大气空间,也即为吸盘73的外部空间,当然采用空压机或液氮作为破真空源也是可以的。
[0038] 支撑座7包括上段71和下段72。下段72同机架1固接在一起。上段71连接有吸盘73。支撑座7通过吸盘73吸附住水桶2而对水桶1进行支撑。
[0039] 真空产生器15为真空泵。
[0040] 控制阀16为两位三通阀。控制阀16的进气口通过气管同真空产生器15的吸气口对接在一起,控制阀16的两个出气口中的一个同下段72中的气孔77(参见图3)连接在一起、另一个空置也即同破真空源连接在一起。
[0041] 参见图3,上段71套接在下段72上,上段71通过平面轴承74同下段71转动连接在一起。由于平面轴承74的作用,使得上段71与下段72之间可以轻松地转动,且能在沿轴向受力的情况下轻松转动。平面轴承74和水桶2(参见图2)同轴。上段71与下段72之间设有密封圈75,上段71与下段72通过密封圈75密封连接在一起。上段71、密封圈75、下段72三者合围成一个密封腔76。密封腔76同吸盘所围成的空间731相连通。下段72设有同密封腔76相连通的气孔77。
[0042] 参见图4,芯轴和挤压辊之间的间隙64小于芯轴和水桶之间的间隙65。吸水块63沿芯轴径向的厚度大于芯轴和水桶之间的间隙65。芯轴63的转动方向为从上向下即图中B向。水桶2的转动方向同芯轴62的转动方向相反。集水沟611位于芯轴轴线和挤压辊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S的上方。吸水块的同水桶表面接触处631的线速度和水桶1外周面的线速度相等。
[0043] 使用时,本发明直接搁置在地面上或通过悬挂架9悬挂在空中。
[0044] 通过本机构对冰冻鸡肉进行解冻的方法为:参见图1到图4,通过控制阀16使真空产生器15同吸盘73所围成的空间相连通,真空产生器15使吸盘73内的压力下降而牢固地吸附住水桶2。在循环泵5的作用下,解冻水在水桶2和恒温器4之间循环。恒温器4使出水温度保持在室温(10±2)℃。气泵32使空气从吹气管3的出气口31中吹到水桶2中的冷冻水中而产生翻滚的水花。将冰冻鸡肉从-10℃的冷藏库中取出后放到水桶2中。通过驱动电机13驱动支撑轴11转动,支撑轴11通过驱动轮12驱动水桶2转动。驱动电机13还驱动芯轴62按照图4中的B向转动。水桶2带动推块21一起转动。推块21转动的过程通过推液面211去沿水桶2的周向上推解冻水和冰冻鸡肉,解冻水和冰冻鸡肉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从而产生对流形式的流动和翻滚。
芯轴52驱动吸水块63转动,吸水块63同水桶2的外表面接触时将水桶2表面的冷凝水吸入,吸水块63转动到同挤压辊61接触时、吸水块63中的水被挤压处而变干,水沿集水沟
611下流。解冻至鸡肉温度为10℃则停止解冻。
[0045] 当要取下水桶1时,通过控制阀16使破真空源同吸盘73所围成的空间相连通,吸盘73被破真空,从而不会干涉水桶2的取下。
[0046] 与此同时还进行了以下对比实验,即对冰冻鸡肉进行自然空气解冻:具体为将冰冻鸡肉从-10℃的冷藏库中取出,放在塑料框中,在室温(10±2)℃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解冻,解冻至鸡肉的温度10℃为止。
[0047] 对冰冻鸡肉进行静水解冻:具体为将冰冻鸡肉从-10℃的冷藏库中取出,置于现有的解冻箱或桶中将其完全浸泡在处于静止状态的解冻水。降低水温度控制为(10±2)℃,解冻至鸡肉的温度10℃为止。
[0048]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进行解冻所得的各项数据对比如以下各个表所示。各个表中的动态解冻是指本发明的解冻方法。
[0049] 表1、三种解冻方法所需的解冻时间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解冻方式所需要的解冻时间差异较大。自然空气解冻所需时间最长,分别为静水解冻和动态解冻所需时间的2和4倍。与静水解冻相比,动态解冻能够缩短1/2解冻时间。
[0050] 表2、三种解冻方法下鸡肉pH值的变化pH是判定肉质优劣的一个关键参数,新鲜鸡肉的pH值在7~7.3之间,当冻结时,肉内
90%以上的水分已冻结,肌球蛋白的ATP酶与微生物的作用受到抑制,因此,其pH值能一直保持在5.9~6.3之间[7]。一般来说,pH值超过6.5的肉被认为品质受损。从表2可以看出,动态解冻法对鸡肉肉的pH保持效果更好,pH的变化最为缓和,说明该方法对鲣鸡的新鲜度和品质有很好的保障作用。
[0051] 表3、三种解冻方法下鸡肉肉色差值的变化表4、三种解冻方法下鸡肉肉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鸡肉肉色泽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鸡肉肉经过不断地氧化变色,由最初的脱氧肌红蛋白(deoMb)、氧合肌红蛋白(oxyMb),转变成不受欢迎的棕褐色衍生物。从表3、表4可以看出,鸡肉肉高铁肌红蛋白含量与色差值a*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与其他两种解冻方法相比,动态解冻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鸡肉肉肌红蛋白的氧化,减缓褐变速度,保护了肉的色泽,延长肉的品质保持时间。
[0052] 表5、三种解冻方法下鸡肉TVBN含量的变化挥发性盐基氮(TVBN)反映了水产品蛋白质的变化,是判断鸡肉鲜度的主要化学指标之一。由于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蛋白质分解而产生具有挥发性的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并且该类物质的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分解的越多,鸡肉变质的程度越大,因此,TVBN值越高表示其新鲜度越差。从表5可以看出,三种解冻方式下,虽然TVBN值都有一定增长,动态解冻TVBN增长最小,也就是说解冻后鸡肉的鲜度最好。
[0053] 表6、三种解冻方法下鸡肉肉组胺含量的变化组胺是衡量鸡肉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与传统方法TVB-N、TMA-N相比,组胺更能准确地反映鸡肉的品质和安全状况]。组胺产生的原因同鸡肉的腐败过程紧密相关,鸡体死后在细菌作用下,组氨酸将迅速分解生成组胺]。从表6可以看出动态解冻方法组胺含量增加量最小。
[0054] 表7、三种解冻方法下鸡肉肉菌落总数的变化微生物的活动是影响鸡肉货架期的一个主要因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将分解鸡肉中蛋白质和产生氨类物质,导致pH升高,影响鸡肉中肌红蛋白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金枪鸡鸡肉的色泽,因此微生物的数量是影响色泽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7可以看出动态解冻肉菌落总数最小,也就是说解冻后鸡肉的质量最好。
[0055]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5,还包括涂敷式加热机构8。悬挂杆9为向下(当然向上也是可以的)拱起的弧形结构。涂敷式加热机构8包括箱壳80、摆杆87和驱动电机88。摆杆87设有涂敷头
871。涂敷头871为环形。涂敷头871套设在悬挂杆91上。驱动电机88固定于箱壳80。
箱壳80同机架1固定在一起。
[0056] 参见图6,涂敷式加热机构8还包括动力输入轴86、摆轴81、以及位于箱壳内的摆动齿轮82、正向驱动齿轮83、反向驱动齿轮84和换向齿轮85。摆轴81转动连接于箱壳80。摆动齿轮82连接于摆轴81。正向驱动齿轮83连接于动力输入轴86。动力输入轴86转动连接于箱壳80。动力输入轴86同驱动电机88(参见图5)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正向驱动齿轮83为扇形齿轮。正向驱动齿轮83可以转动到同摆动齿轮82啮合在一起。反向驱动齿轮84连接于动力输入轴86。反向驱动齿轮84和正向驱动齿轮83沿动力输入轴86的轴向分布。反向驱动齿轮84为扇形齿轮。反向驱动齿轮84可以转动到同换向齿轮85啮合在一起。反向驱动齿轮84和摆动齿轮82错开即不能够啮合在一起。换向齿轮85和摆动齿轮82啮合在一起。摆杆87同摆轴81连接在一起。
[0057] 参见图7,涂敷头871内设有液流通道872。液流通道872沿涂敷头871的周向延伸。液流通道的内侧壁9721为导热材料制作而成。
[0058] 参见图5,使用时通过将悬挂杆91的另一端(即图中空置的一端)同墙体连接在一起,实现本发明的悬挂安装。
[0059] 参见图5、图6和图7,通过涂敷式加热机构8对悬挂杆91进行加热的过程为:使温度符合要求的流体(如热水),流过液流通道872,驱动电机88驱动动力输入轴86连续转动,动力输入轴86驱动正向驱动齿轮83和反向驱动齿轮84顺时针转动。当转动到正向驱动齿轮83同摆动齿轮82啮合在一起时、反向驱动齿轮84同换向齿轮85断开,正向驱动齿轮83驱动摆动齿轮82逆时针转动,摆动齿轮82通过摆轴81驱动摆杆87逆时针摆动,摆杆87上的涂敷头871在悬挂杆91上逆时针滑动。当转动到反向驱动齿轮84同换向齿轮85啮合在一起时、正向驱动齿轮83同摆动齿轮82断开,反向驱动齿轮84驱动换向齿轮85逆时针转动,换向齿轮85驱动摆动齿轮82顺时针摆动,摆动齿轮82通过摆轴81驱动摆杆87顺时针摆动,摆杆87上的涂敷头871在悬挂杆91上顺时针滑动。涂敷头871在悬挂杆91上滑动的过程中而通过液流通道的内侧壁9721将热量传导给悬挂杆91而使得悬挂杆91被加热而保持在所需要的温度,从而避免低温而产生脆裂现象。为了避免涂敷头871来回滑动时产生位置偏差而不能够可靠地在悬挂杆91上滑动,正向驱动齿轮83驱动摆动齿轮82摆动的角度和反向驱动齿轮84通过换向齿轮驱动摆动齿轮摆动的角度是相等的。
[0060] 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8,挤压辊61也是转动连接于机架1(参见图1)的。挤压辊也是通过驱动电机
13(参见图1)驱动的。擦拭机构6还包括接水槽66,即通过接水槽替代集水沟。接水槽66位于挤压辊61的挤压处的下方。吸水块同挤压辊表面的接触处632的线速度和挤压辊611表面的线速度相等。使用时,芯轴62的转动方向为从下向上即图中C向,也即同实施例一的转动方向相反。挤压辊61的转动方向同芯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0061] 实施例四,同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为:参见图9,推块2以推液面11靠近水桶2内周面31的状态倾斜。使用时,水桶2是按照图中A向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