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连接器的薄型电池。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已远超一般大众想象,尤其是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其在尚未公开发表前,消费者通常无从得知其具有何种功能,然而每每一上市便造成消费者的疯狂抢购。因此消费电子生产者的角色已从根据市场需求供应产品,进一步提升至创造市场需求的地位。甚至每一新式电子设备的问世,其影响力已大至足以改变许多消费者的社会活动。例如具有移动上网功能的智能型手机的普及,便是改变人类社会活动最显著的例子。
[0003] 而消费者选择便携式电子设备并非仅仅着眼于其具有高速上网以及多媒体播放功能,而是因为其在具有前述优点的同时,又能做到轻薄便携。而让此种功能接近于个人计算机的电子设备能做到轻薄便携,除了IC技术的改良外,另一重点便是电池技术的能量密度必须进一步提升。所谓能量密度就是每单位体积或重量的电池,其所能提供的电力多寡。因此,倘若能在不减少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减少电池的体积与重量,便能有效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有助于其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目前最广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所选用的电力供应来源为锂电池。
[0004] 承上,为了减少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体积,目前已有业者直接将锂电池以焊接(例如:点焊阻抗熔接、超音波、激光点焊与导通介值熔接型式的电焊等)的方式衔接于主机板上,也就是锂电池从原先的可拆卸式改为不可拆卸式,而直接内建于携带式电子设备中。惟,此种方式固然可减少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体积,但一旦衔接过程中发生制程缺陷,例如锂电池或主机板发生缺陷,则依照传统的设计并无法重工,导致锂电池与主机板必须同时报废。又或者,倘若客户送交有瑕疵的产品回厂检修,经检测后发现仅仅是锂电池或主机板的其中一者发生缺陷,此时也会囿于传统的制造方式并无法重工,而导致锂电池与主机板必须同时报废。
[0005] 因此,利用焊接技术来连接锂电池与电路板,具有无法重工或难以重工的问题,有必要另寻替代方案予以解决。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请参照图1至图4,分别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示意图(一)、示意图(二)、沿第一方向插接示意图(一)及沿第二方向插接示意图(二)。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含第一绝缘本体10与多个导电端子15。第一绝缘本体10包含两定位槽11以及多个端子槽13,每一定位槽11具有一第一插口111与一第二插口112,每一定位槽11的槽壁设有第一导槽113、第二导槽114与凹部115。第一导槽113自第一插口111沿第一方向80延伸至凹部115,第二导槽114自第二插口112沿第二方向90延伸至凹部115。所述端子槽13间隔设置于两定位槽11之间,每一端子槽13具有第三插口131与一第四插口132。多个导电端子15分别设置于端子槽13中。
[0017] 在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0与多个金属引脚23,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的两侧包含两定位板21,对应连接于所述两定位槽11。每一定位板21包含一定位凸块211,定位凸块211自第一导槽111(如第3图所示)或第二导槽112(如第4图所示)嵌入凹部115,进而固定第二绝缘本体20于第一绝缘本体10。
多个金属引脚15间隔设置于两定位板21之间,当定位凸块211嵌入凹部115时,多个金属引脚15分别插入端子槽13中而电性连接于导电端子15。
[0018]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本体10还包括两定位凸块119,分设于两定位槽13的槽壁上。每一定位板21还包括一定位孔212,当两定位板21对应连接于两定位槽11时,第一绝缘本体10的两定位凸块119分别嵌入两定位板21的定位孔212。通过定位凸块119的设置,使第一绝缘本体10与第二绝缘本体20彼此连接时不易相互转动,因而更不易因为遭受外力而彼此松脱。
[0019]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槽113具有斜面117以及连接于斜面117的平面118,两定位板21的两定位凸块211自第一插口111插入,依序经过斜面117与平面118而嵌入凹部115中。
[0020]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导槽114具有一斜面以及连接于该斜面的一平面,该两定位板21的该两定位凸块211依序自该第二插口112、该斜面与该平面而嵌入该凹部115。
[0021] 在一实施方式中,每一导电端子15的一端设有一端子凸点151,每一金属引脚23的一端设有一端子滑槽231,当两定位板21对应连接于两定位槽11时,端子凸点151嵌入端子滑槽231中。
[0022] 请参照图5至图7,分别为本发明的薄型电池示意图(一)至(三)。薄型电池3包含壳体31、软包装电芯32以及电连接器10。软包装电芯32设置于壳体31中,其包含电池身321及顶封区322。电连接器设置于壳体31与顶封区322之间,且电性连接于所述软包装电芯32。电连接器10如第1至4图以及前开所述。其中,第一插口111、第二插口112、第三插口131与第四插口132裸露于壳体31外。
[0023] 在一实施方式中,薄型电池3的壳体30包含框体31以及延伸壁319。框体31包含第一侧壁311、第二侧壁312、第三侧壁313与第四侧壁314。第一侧壁311具有第一凸缘311A、第一边311B及第二边311C。第一边311B相对于第二边311C,第一凸缘311A连接于第一边311B且凸出于第一侧壁311的表面,第一凸缘311A用以抵接顶封区322。第二侧壁
312相对于第一侧壁311,第三侧壁3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311与第二侧壁312,且具有第一卡接部313B。第四侧壁314相对于第三侧壁31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311与第二侧壁312,且具有第二卡接部314B。
[0024] 而延伸壁319可弯折地连接于第二边311C,延伸壁319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卡接件319D与第二卡接件319E,第一卡接件319D用以卡接第一卡接部313B,第二卡接件319E用以卡接第二卡接部314B。其中,当第一卡接件319D与第二卡接件319E分别卡接于第一卡接部313B与第二卡接部314B时,延伸壁319及第一凸缘311A包覆软包装电芯32的顶封区322。
[0025] 在一实施方式中,薄型电池3的第二侧壁312具有第二凸缘312A,第二凸缘312A用以抵接电池身321。由于软包装电芯32的边缘具有密封压边,当软包装电芯32放置于框体31中时,除了顶封区322抵接于第一凸缘311A外,通过第二凸缘312A抵接密封压边,可使电池32放置于壳体31中时能受到支撑,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组装手续的进行。第二凸缘312A凸出于第二侧壁312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在0.5mm至2mm的范围中,第一距离太少则不易稳固地支撑电池身321,第一距离太长则将会导致薄型电池3整体厚度变厚。
[0026] 在一实施方式中,薄型电池3的第三侧壁313具有第三凸缘313A,其凸出于第三侧壁313第二距离。第三凸缘313A同样用以抵接电池身321,而所述第二距离在0.5mm至2mm的范围中。
[0027] 在一实施方式中,薄型电池3的第四侧壁314具有第四凸缘314A,其凸出于第四侧壁314第三距离。第四凸缘314A也是用以抵接电池身321,而所述第三距离在0.5mm至2mm的范围中。
[0028] 在一实施方式中,薄型电池3的延伸壁319包含第一区域319B与第二区域319C,第二区域319C的厚度为第一区域319B的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延伸壁319以第二区域319C连接于第二边311C。由于第二区域319C的厚度为第一区域319B的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因此当延伸壁319弯折时,不至于因为弯折区域的材料压缩变形导致弯折区域产生隆起的现象,进而影响到薄型电池3的外观尺寸。
[0029] 在一实施方式中,延伸壁319具有至少一孔洞319A,如第5图与第6图所示,延伸壁319具有六个孔洞319A。由于湿气对软包装电芯32会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将环氧树脂或其它具有绝缘及隔离湿气功效的高分子材质注入孔洞319A中,使其包覆软包装电芯32的顶封区322,便可有效阻隔湿气入侵软包装电芯32内部。此外,当前述高分子材质固化后也能提供薄型电池3一定的刚性,使其能承受插接动作进行时的应力。而孔洞319A开设多个时,有助于在注入环氧树脂过程中,内部的空气可以经由其余孔洞319A排出。
[0030] 在一实施方式中,薄型电池3还包括胶带33,如第5图所示。胶带33包覆缠绕于于框体31与软包装电芯32的外表面,其有助于固定软包装电芯32于框体31中。
[0031]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