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点胶贴合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Print点胶贴合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贴合设备一般只具有将两种材料贴合的功能,对于多种材料的连续贴合,往往自动化程度较低,对人工仍然存在较大的依赖,不利于现代化自动化高效生产。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Print点胶贴合机。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rint点胶贴合机,包括ITO贴合区、OCA贴合区和BT贴合区,所述ITO贴合区用于TFT与ITO贴合,TFT与ITO贴合后形成EPD,所述OCA贴合区用于EPD与OCA贴合,所述BT贴合区用于贴BT膜;所述ITO贴合区包括TFT投料平台、ITO料仓和第一贴合平台,所述TFT投料平台一侧设置有TFT上料手臂,所述ITO料仓一侧设置有ITO贴合手臂,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为TFT和ITO贴合平台,TFT搬运至第一贴合平台上,ITO吸附固定于ITO贴合手臂,ITO贴合手臂与第一贴合平台对位贴合;所述OCA贴合区包括OCA料仓、OCA贴合手臂和OCA贴合平台,所述OCA贴合手臂设置于OCA料仓侧方,TFT与ITO贴合后搬运至OCA贴合平台,OCA吸附于OCA贴合手臂,OCA贴合手臂与OCA贴合平台对位贴合;所述BT贴合区包括BT供料组件、BT贴合手臂和BT贴合平台,贴合OCA后的产品搬运至BT贴合平台,BT膜吸附于BT贴合手臂,BT贴合手臂与BT贴合平台对位贴合。 [0005] 优选地,所述ITO贴合区还包括TFT点胶组件和TFT点胶平台,所述TFT点胶平台从TFT上料手臂接过TFT后移动至TFT点胶组件下方进行点胶;所述TFT点胶组件侧方设置有TFT点胶AOI组件,经过点胶的TFT点胶组件跟随TFT点胶平台移动至TFT点胶AOI组件下方进行AOI检测。 [0006] 优选地,所述第一贴合平台侧方设置有TFT与ITO贴合AOI检测平台,用于对经过TFT与ITO贴合的产品进行AOI检测;所述TFT与ITO贴合AOI检测平台的上方设置有TFT与ITO撕上膜手臂,TFT与ITO撕上膜手臂一侧设置有ITO上膜易撕贴供料单元,TFT与ITO撕上膜手臂从ITO上膜易撕贴供料单元取易撕贴用于撕产品上膜。 [0007] 优选地,所述ITO料仓的一侧设置有ITO矫正平台,所述ITO矫正平台的一侧设置有ITO撕下膜手臂,所述ITO撕下膜手臂的一侧设置有ITO下膜易撕贴供料单元,ITO矫正平台用于矫正ITO位置,ITO撕下膜手臂从ITO下膜易撕贴供料单元取易撕贴用于ITO撕下膜。 [0008] 优选地,所述OCA料仓的一侧设置有OCA矫正平台,所述OCA矫正平台的一侧设置有OCA撕下膜手臂和OCA撕承载膜组件,所述OCA撕下膜手臂的一侧设置有OCA撕膜易撕贴供料单元,所述OCA撕承载膜组件一侧设置有OCA承载膜易撕贴供料单元。 [0009] 优选地,所述OCA贴合平台的一侧设置有OCA检测AOI组件,用于对完成OCA贴合的产品进行检测。 [0010] 优选地,所述BT贴合区包括成品下料平台,完成BT贴合后搬运至成品下料平台下料。 [0011] 优选地,所述成品下料平台的一侧设置有BT检测AOI组件,用于对完成BT贴合的产品进行检测。 [0012] 优选地,所述ITO料仓以及OCA料仓均包括有抖动防叠片上料机构,所述ITO料仓一侧设置有ITO叠片抛料盒,所述OCA料仓一侧设置有OCA叠片抛料盒。 [0013] 优选地,所述ITO贴合手臂包括有斜角贴合机构。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Print点胶贴合机可用于电子纸TFT玻璃点胶以及TFT、ITO、OCA、BT贴合,自动化程度高,贴合精度有保障,利于现代化高效自动生产。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Print点胶贴合机的结构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Print点胶贴合机的抖动防叠片上料机构的第一立体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Print点胶贴合机的抖动防叠片上料机构的第二立体图; [0018]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9]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Print点胶贴合机的动防叠片上料机构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分布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发明Print点胶贴合机的斜角贴合机构的第一立体图; [0022] 图8为本发明Print点胶贴合机的斜角贴合机构的第二立体图; [0023] 图9为本发明Print点胶贴合机的斜角贴合机构的第三立体图; [0024] 图10为本发明Print点胶贴合机的斜角贴合机构的第四立体图; [0025] 图11为图7中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7]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0028]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的Print点胶贴合机,用于电子纸TFT玻璃点胶以及TFT、ITO、OCA、BT贴合。 [0030] 本发明的Print点胶贴合机,包括ITO贴合区、OCA贴合区和BT贴合区,所述ITO贴合区用于TFT与ITO贴合,TFT与ITO贴合后形成EPD,所述OCA贴合区用于EPD与OCA贴合,所述BT贴合区用于贴BT膜。 [0031] 所述ITO贴合区包括TFT投料平台1、ITO料仓36和第一贴合平台9,所述TFT投料平台1一侧设置有TFT上料手臂2,所述ITO料仓36一侧设置有ITO贴合手臂38,所述第一贴合平台9为TFT和ITO贴合平台,TFT搬运至第一贴合平台9上,ITO吸附固定于ITO贴合手臂38,ITO贴合手臂38与第一贴合平台9对位贴合。 [0032] 所述OCA贴合区包括OCA料仓31、OCA贴合手臂30和OCA贴合平台15,所述OCA贴合手臂30设置于OCA料仓31侧方,TFT与ITO贴合后搬运至OCA贴合平台15,OCA吸附于OCA贴合手臂30,OCA贴合手臂30与OCA贴合平台15对位贴合。 [0033] 所述BT贴合区包括BT供料组件24、BT贴合手臂19和BT贴合平台18,贴合OCA后的产品搬运至BT贴合平台18,BT膜吸附于BT贴合手臂19,BT贴合手臂19与BT贴合平台18对位贴合。 [0034] 所述BT贴合区包括成品下料平台21,完成BT贴合后搬运至成品下料平台21下料。 [0035] 所述ITO贴合区还包括TFT点胶组件3和TFT点胶平台6,所述TFT点胶平台6从TFT上料手臂2接过TFT后移动至TFT点胶组件3下方进行点胶。 [0036] 所述TFT点胶组件3侧方设置有TFT点胶AOI组件4,经过点胶的TFT点胶组件3跟随TFT点胶平台6移动至TFT点胶AOI组件4下方进行AOI检测。 [0037] 所述TFT点胶平台6的一侧设置有点胶抛料流水线7,所述点胶抛料流水线7一侧设置有搬运机械手组件,点胶AOI检测不合格品通过搬运机械手组件搬运至点胶抛料流水线 7,点胶合格品则被搬运至第一贴合平台9。 [0038] 所述搬运机械手组件包括第一机械手5、第二机械手8、第三机械手10和第四机械手16,由第一机械手5、第二机械手8、第三机械手10和第四机械手16协同流水作业以提高效率。 [0039] 所述第一贴合平台9侧方设置有TFT与ITO贴合AOI检测平台11,用于对经过TFT与ITO贴合的产品进行AOI检测。 [0040] 所述TFT与ITO贴合AOI检测平台11的上方设置有TFT与ITO撕上膜手臂12,TFT与ITO撕上膜手臂12一侧设置有ITO上膜易撕贴供料单元14,TFT与ITO撕上膜手臂12从ITO上膜易撕贴供料单元14取易撕贴用于撕产品上膜。 [0041] 所述TFT与ITO撕上膜手臂12的一侧设置有缓存平台13,用于暂时放置产品以适应设备节拍。 [0042] 所述ITO料仓36的一侧设置有ITO矫正平台35,所述ITO矫正平台35的一侧设置有ITO撕下膜手臂34,所述ITO撕下膜手臂34的一侧设置有ITO下膜易撕贴供料单元33,ITO矫正平台35用于矫正ITO位置,ITO撕下膜手臂34从ITO下膜易撕贴供料单元33取易撕贴用于ITO撕下膜。 [0043] 所述OCA料仓31的一侧设置有OCA矫正平台29,所述OCA矫正平台29的一侧设置有OCA撕下膜手臂28和OCA撕承载膜组件26,所述OCA撕下膜手臂28的一侧设置有OCA撕膜易撕贴供料单元27,所述OCA撕承载膜组件26一侧设置有OCA承载膜易撕贴供料单元25,取易撕贴撕膜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0044] 所述OCA贴合平台15的一侧设置有OCA检测AOI组件17,用于对完成OCA贴合的产品进行检测。 [0045] 所述BT贴合平台18的一侧设置有BT撕膜手臂20,用于BT撕膜。 [0046] 所述成品下料平台21的一侧设置有BT检测AOI组件22,用于对完成BT贴合的产品进行检测。 [0047] 所述成品下料平台21的一侧设置有抛料流水线23,用于下料不合格品。 [0048] 所述ITO料仓36以及OCA料仓31均包括有抖动防叠片上料机构,所述ITO料仓36一侧设置有ITO叠片抛料盒37,所述OCA料仓31一侧设置有OCA叠片抛料盒32,抖动防叠片上料机构用于防止上料时存在叠片情况,一旦有叠片的物料则被放置于ITO叠片抛料盒37或OCA叠片抛料盒32。 [0049] 请参阅图2至图6,所述抖动防叠片上料机构,用于膜材上料,包括支撑架110,所述支撑架110上设置有横向的取料X轴120,所述取料X轴120上连接有竖向的取料Z轴130,所述取料Z轴130上连接有升降架140,所述升降架140可沿取料Z轴130做升降运动。 [0050] 所述升降架140上连接有一水平的安装板150,所述安装板150上连接有气缸组件 160,所述气缸组件160上连接有吸盘170,所述吸盘170用于吸附膜材,吸盘170与气缸组件 160的气缸轴形成抖动吸杆。 [0051] 所述气缸组件160包括第一气缸161、第二气缸162、第三气缸163和第四气缸164,所述第一气缸161、第二气缸162、第三气缸163和第四气缸164位于同一高度,第一气缸161、第二气缸162、第三气缸163和第四气缸164均为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气缸161和第二气缸162位于同一排,第三气缸163和第四气缸164位于同一排,第一气缸161和第二气缸162的气缸轴连线a与第三气缸163和第四气缸164的气缸轴连线b交叉。 [0052] 所述第一气缸161和第四气缸164连接于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气缸162和第三气缸163连接于第二电磁阀,第一气缸161和第四气缸164组成第一气缸组,第二气缸162和第三气缸163组成第二气缸组,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的气缸轴做相反运动。 [0053] 所述第一气缸161、第二气缸162、第三气缸163和第四气缸164的气缸轴均连接有吸盘170,在气缸初始状态下,吸盘170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 [0054] 所述安装板150上还连接有一压膜气缸180,所述压膜气缸180连接有膜材压平板 190,所述压膜气缸180驱动膜材压平板190升降,用于对膜材进行压平。 [0055] 所述升降架140包括第一连接板141,所述第一连接板141连接于取料Z轴130,所述第一连接板141的底部垂直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2,所述第二连接板142的两侧垂直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43,所述安装板150与第三连接板143固定连接。 [0056] 所述安装板150的四角处设置有直线轴承192,所述直线轴承192上穿有导杆191,所述导杆191端部与膜材压平板190连接,利于膜材压平板190升降稳定。 [0057] 所述安装板150上开设有一条平安装槽151,所述第一气缸161、第二气缸162均安装于平安装槽151上,并且安装位置可以在平安装槽151内调节,以适用不同尺寸的膜材吸附。 [0058] 所述安装板150上开设有两条斜安装槽152,所述第三气缸163和第四气缸164分别安装于其中一条斜安装槽152上,并且安装位置可以在斜安装槽152内调节,以适用不同尺寸的膜材吸附。 [0059] 所述取料X轴120包括伺服电机和移动模组,所述取料Z轴130包括伺服电机和移动模组。 [0060] 所述抖动防叠片上料机构,通过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的气缸轴做相反运动,在吸附膜材后,对膜材会产生抖动作用,促使叠层的膜材脱离,确保每次只吸附一层膜材,利于保障后续加工正常进行,维持较高的整体生产效率。 [0061] 请参阅图7至图11,所述ITO贴合手臂38包括有斜角贴合机构,所述斜角贴合机构包括支撑架910,所述支撑架910上设置有横向移动模组911,所述横向移动模组911上连接有竖向移动模组912,所述竖向移动模组912上连接有升降座913,所述升降座913可沿竖向移动模组912升降,横向移动模组911则用于调节横向位置。 [0062] 所述升降座913的底部轴接有第一真空吸附板920,所述升降座913上连接有一斜向驱动气缸940,所述斜向驱动气缸940的输出轴与第一真空吸附板920的上侧边缘铰接,所述斜向驱动气缸940用于为第一真空吸附板920提供转动力。 [0063] 所述第一真空吸附板920的侧部滑动连接有一滑动架930,所述滑动架930上连接有第二真空吸附板935,所述滑动架930一端连接有滑动驱动气缸931。 [0064] 贴膜时,第一真空吸附板920和第二真空吸附板935吸附ITO膜,斜向驱动气缸940向上提升,使得第一真空吸附板920倾斜2.5°,第二真空吸附板935停止吸附,滑动驱动气缸 931驱动滑动架930向外推出,第一真空吸附板920和第二真空吸附板935之间形成一条过道,第二真空吸附板935恢复吸附,贴合滚轮从过道经过,将第二真空吸附板935吸附的膜材贴合到玻璃上,装载玻璃的机构水平移动拉膜,通过贴合滚轮将第一真空吸附板920上吸附的膜材逐渐贴合在玻璃上。 [0065] 所述斜角贴合机构,由于第一真空吸附板920可向上倾斜2.5°,使得第一真空吸附板920上吸附的膜材可以在第一时间不与玻璃粘连,经过玻璃移动后才通过贴合滚轮一点一点滚压贴合在玻璃上,能有效避免贴合后产生气泡,提升贴合质量,确保产品的高良率。 [0066] 所述第一真空吸附板920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台921,所述两第一连接台 921通过第一转轴950与升降座913连接,第一真空吸附板920可绕第一转轴950转动。 [0067] 所述第一真空吸附板920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台922,所述第二连接台922通过第二转轴980与斜向驱动气缸940的输出轴连接。 [0068] 所述升降座913上连接有一对第一限位螺丝960,所述第一限位螺丝960靠近斜向驱动气缸940一侧设置,用于在斜向驱动气缸940提拉第一真空吸附板920到位后抵住第一真空吸附板920。 [0069] 所述升降座913上连接有一对第二限位螺丝970,所述第二限位螺丝970与第一限位螺丝960分别位于第一转轴950的两侧,第二限位螺丝970与第一限位螺丝960均位于第一真空吸附板920的上侧,第二限位螺丝970用于在斜向驱动气缸940推平第一真空吸附板920时抵住第一真空吸附板920。 [0070] 所述滑动架930包括滑动侧板933,所述第一真空吸附板920的侧部连接有滑轨 932,所述滑动侧板933通过滑块连接于滑轨932。 [0071] 所述滑动侧板933的端部连接有滑动支架板934,所述第二真空吸附板935连接于滑动支架板934的底部。 [0072] 所述斜角贴合机构,由于第一真空吸附板920可向上倾斜2.5°,使得第一真空吸附板920上吸附的膜材可以在第一时间不与玻璃粘连,经过玻璃移动后才通过贴合滚轮一点一点滚压贴合在玻璃上,能有效避免贴合后产生气泡,提升贴合质量,确保产品的高良率。 [007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Print点胶贴合机可用于电子纸TFT玻璃点胶以及TFT、ITO、OCA、BT贴合,自动化程度高,贴合精度有保障,利于现代化高效自动生产。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