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工作井技术领域,涉及逆做法结构的工作井,尤其是一种使用逆做法的工作井防渗漏方法及浆液。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市政管廊、水利工程等地下输水工程通常采用盾构或者顶管施工,盾构或者顶管隧洞施工主要通过工作井进行始发或接收;工作井的
逆做结构施工因受力体系优势明显、空间利用率高且工程造价低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应
用于工程建设中,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混凝土振捣方式为通过模板浇筑孔安装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提
高密实度;但这种方式仅通过振捣孔进行振捣,振捣点单一,导致振捣范围无法全面覆盖混
凝土,最终出现混凝土振捣不均匀的问题;
2、传统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有外部喷淋和内部循环冷凝管等,但是关于大体积混凝
土养护措施通常采用预埋测温线等方式进行温度监测和控制,由于逆做法结构限制,实施
不便,导致温度监控困难;
3、传统的逆做结构质量控制过程中通常对施工缝位置的回填和接缝灌浆进行控
制,解决施工缝位置的渗漏水问题,但对于盾构工作井逆做结构和基坑围护结构接触位置
的缝隙通常采用被动注浆等措施进行加固,施工周期较长,具有安全隐患。
[0003]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使用逆做法的工作井防渗漏方法及浆液,以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 实施例1:一种使用逆做法的工作井防渗漏方法及浆液,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安装定位架22和养护组件5
如图2、图4所示,在地连墙1内侧施工内衬墙2,其中绑扎内衬墙钢筋21时,在两侧
的内衬墙钢筋21之间预埋定位架22,定位架22为井字形结构,使得振捣棒35能够插装在定
位架22的网格内,对振捣棒35进行定位;定位架22的横杆上套装套管,使得振捣棒35上、下
抽动保持顺畅,便于安拆振捣棒35。优选的,定位架22采用直径为20mm的钢筋制成,套管采
用直径为50mm的PVC套管。
[0024] 如图5至图7所示,绑扎内衬墙钢筋21时,围绕内衬墙2固定安装若干测温组件4和养护组件5,养护组件5包括若干冷凝管51、排水管52和进水管53,若干冷凝管51为竖向间隔
设置且与内衬墙2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内衬墙2为圆形结构;若干冷凝管51的一端部均
固定连接排水管52,若干冷凝管51的另一端部均固定连接进水管53,进水管53、排水管52上
均固定安装温度计531,用于测量进水管53、排水管52内的液体温度,保证混凝土养护效果;
进水管53上固定安装第一阀门532,用于控制冷凝管51进水,排水管52的出水端部连通集水
池54,能够收集冷凝管51排出的水,集水池54内设置溢流管541,防止集水池54内液体过多,
集水池54还连通喷淋进水管55的一端部,喷淋进水管55的另一端部连通喷淋管56,喷淋管
56与冷凝管51形状相应且位于冷凝管51的上方,喷淋管56上均匀间隔固定安装若干喷头
561,能够将集水池54内的水通过喷淋管56进行喷淋,保证混凝土养护效果,且水源反复使
用,节约成本;喷淋进水管55上固定安装第二阀门551,第二阀门551连接继电器552,通过继
电器552控制第二阀门551开关,优选的,第二阀门551为电磁阀。
[0025] 如图5、图6所示,若干测温组件4围绕内衬墙2间隔设置,测温组件4包括信号发送器41、测温线42和探头43,根据施工需求将探头43固定安装在预定位置,探头43用于探测周
围环境温度,探头43固定连接测温线42的一端部,测温线42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信号发送
器41,信号发送器41位于内衬墙2的侧壁处,信号发送器41网络连接无线测温仪,连接方式
可为WIFI连接、4G连接等;探头43获取到的温度信息传送给测温线42,通过测温线42再将温
度信息传送给信号发送器41,信号发送器41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无线测温仪,并在无线测温
仪上显示当前混凝土内部温度,便于随时检测混凝土养护情况并及时控制温差,提高混凝
土施工质量。优选的,无线测温仪型号为LCTW‑32。
[0026] 步骤S103、浇筑内衬墙2如图2、图3所示,内衬墙钢筋21绑扎完成后,在内衬墙2远离地连墙1的一侧固定安
装模板3,模板3采用钢材料制成,其顶端部间隔制有两个突出设置吊装部31,便于安拆模板
3,模板3的顶端部还横向设置有第一浇筑口32,模板3的中部间隔设置若干第二浇筑口33,
第二浇筑口33的位置及数量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确定;第一浇筑口32、第二浇筑口33连通模
板3的两侧,便于向内衬墙2内进行浇筑,且振捣棒35通过第一浇筑口32、第二浇筑口33延伸
至所述定位架22上,第一浇筑口32、第二浇筑口33的横截面可为三角形或者矩形结构;模板
3上间隔固定安装若干安装座34,用于固定安装附着式振捣器,与振捣棒35结合使用,提高
振捣效果,安装座34的位置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确定。
[0027] 模板3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并通过振捣棒35进行振捣,浇筑完成后立刻开启测温组件4和养护组件5进行养护及监测,养护过程中定时监测温度并
记录。
[0028] 步骤S105、注浆加固重复步骤S101、步骤S103,循环往复自上而下施工工作井结构,在工作井结构底板
施工完成、且施工最后两层结构侧墙时,在侧墙的钢筋中每间隔12米预埋一组注浆管,该注
浆管横向贯穿内衬墙2,注浆管位于内衬墙2内侧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止回阀和丝口保护螺旋
帽,避免浇筑时混凝土进入注浆管发生堵塞,注浆时取下丝口保护螺旋帽,便于注浆,且通
过止回阀避免浆液回流,保证注浆效果。
[0029] 待所有结构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通过注浆管及时对结构侧墙和围护结构接触空隙进行接触灌浆,灌浆浆液采用水粉比(体积比)为1.3的自密实浆液,具
有流动性好,易注入地层;固结后收缩小,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较高的早期强度;结石体透
视性低,抗渗性能好;强度远高于普通水泥浆液等优点,自密实浆液的配比如表1所示:
表1
[0030] 其中用水量根据减水剂的固含量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的减水剂采用固含量为20%的聚羧酸减水剂,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
[0031] 为了保证灌浆浆液能够充分填充结构缝隙,自密实浆液的流动性需满足表2要求:表2
[0032] 表中,T200表示扩展度达到200mm需要的时间;接触灌浆的每个注浆孔注浆压力均控制在(H/100+0.2)Mpa,H为工作井基坑深度,注浆孔通过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进行双重控制
停止注浆,即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压力且注浆量达到设计的80%后方可停止注浆;待全部的注
浆孔注浆完毕并等强28天之后进行盾构钢套筒始发和接收施工。
[0033]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