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其中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结构中,当电路板安装类型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时,安装到连接器的固定件(所谓的勾)被焊接到电路板(例如,参见JP2010‑055881A)。
[0003]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结构中,板状固定件(勾)安装到连接器,从而沿连接器的侧表面延伸。因此,当固定件焊接到电路板时,沿固定件的外侧表面形成的角焊缝可以容易地从连接器的外部进行目视识别,而难以从外部目视识别沿固定件的内侧表面(即,面向连接器的侧表面的表面)形成的角焊缝。因此,当具有适当形状的角焊缝形成在固定件的外侧表面上并且具有适当形状的角焊缝未形成在固定件的内侧表面上时,很难仅在一侧上检测该角焊缝形成的缺陷。由于角焊缝形成的缺陷可能是损害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的固定强度(即,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的保持力)的原因,因此希望尽可能地防止该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1。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器结构1包括电路板2、安装在电路板2上的连接器3、以及能够嵌合到连接器3的配对连接器4。安装在电路板2上的连接器3通常被容纳并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装置中。
[0014]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定义了“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彼此正交。前后方向与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的嵌合方向一致。在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的每一个中,嵌合的前侧定义为前侧,嵌合的后侧定义为后侧(见图1)。以下,构成连接器结构1的连接器3和连接器4将按顺序描述。
[0015] 首先,将描述连接器3。连接器3包括壳10、固定在壳10上的多个(四个)端子(阳端子)20、以及用于将壳10固定到电路板2上的一对固定件(勾)30。
[0016] 壳10是树脂成型品,并且如图2至图5所示,一体地包括沿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端子保持部11(见图5)、以及从端子保持部11的外缘部向前延伸的大致矩形管状罩部12。配对连接器4的配对壳40(见图1)插入并嵌合到罩部12的内部间隙13(见图4等)中。
[0017] 在端子保持部11中,沿前后方向贯通的一对上压嵌合孔14A(见图5)被设置为在端子保持部11的上部区域中沿宽度方向间隔地并排排列,并且沿前后方向贯通的一对下压嵌合孔14B(见图5)被设置为在端子保持部11的下部区域中沿宽度方向间隔地并排排列。一对上端子20A(见图2)压嵌到一对上压嵌合孔14A中,并且一对下端子20B(见图2)压嵌到一对下压嵌合孔14B中。
[0018] 锁定部15设置在罩部12的上壁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前端部的内表面(下表面)上(见图5)。当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彼此连接时,锁定部15与配对壳40的锁定臂45(见图1,稍后描述)卡合,以保持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之间的嵌合状态(见图1)。
[0019] 一对狭缝16设置在罩部12的宽度方向两侧壁的外表面(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表面)的每一个中,从而沿前后方向间隔地并排排列。一对狭缝16沿前后方向彼此开口,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固定件30插入并固定到一对狭缝16。
[0020] 如图2至图5所示,在大致矩形管状罩部12(壳10)的外周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侧表面与下表面(底表面)之间的一对角部,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被倒角,使得锥形表面(倾斜表面)17形成为延伸到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
[0021] 接下来,将描述多个端子20。多个(四个)端子20包括两个上端子20A和两个下端子20B(见图2等)。以下,当不需要区分上端子20A和下端子20B时,上端子20A和下端子20B的每一个都简称为端子20。
[0022] 端子20通过对平板状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弯曲加工等而形成。如图2所示,端子2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状连接部21和从连接部21的后端部向下延伸的悬挂部22,并且整体上(从宽度方向看)具有L形。从图2可以看出,上端子20A的连接部21长于下端子20B的连接部21,并且上端子20A的悬挂部22长于下端子20B的悬挂部22。向下突出的一对连接引脚23(见图2)形成在端子20的悬挂部22的下端部处,从而沿宽度方向间隔地并排排列。
每个连接引脚23插入电路板2的连接引脚孔2a(见图3)。
[0023] 一对上端子20A通过将一对连接部21从后侧插入并压嵌到壳10的一对上压嵌合孔14A中而固定到壳10。一对下端子20B通过将一对连接部21从后侧插入并压嵌到壳10的一对下压嵌合孔14B中而固定到壳10(见图5)。
[0024] 在多个(四个)端子20固定在壳10上的情况下,多个(四个)端子20的连接部21的远端部被定位为使得宽度方向上的两个和上下方向上的两个都被排列在罩部12的内部间隙13中(见图5)。多个(四个)端子20的连接引脚23被定位为使得四个连接引脚23在前后方向的两个位置的每一个处沿宽度方向排列(见图1、图4等)。连接引脚23的远端(下端)被定位在壳10(罩部12)的下端表面的下方(见图3和图5)。
[0025] 接下来,将描述一对固定件30。固定件30通过对平板状金属薄板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如图1至图4所示,固定件30包括平板状主体部31(见图2)和从主体部31的下端边缘向下延伸的多个(三个)固定引脚32。每个固定引脚32插入电路板2的固定引脚孔2b中(见图3)。
[0026] 通过将主体部31的两侧边缘从上侧插入并压嵌到设置在壳10的宽度方向两个侧壁的每一个中的一对狭缝16中,从而将一对固定件30的每一个固定到壳10。在固定件30被固定到壳10的状态下,每个固定件30的多个(三个)固定引脚32被定位为沿前后方向排列。每个固定引脚32的远端(下端)位于壳10(罩部12)的下端表面的下方(见图3和图5)。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宽度方向上,固定引脚32定位在被锥形表面17所占据的宽度方向区域的范围内。以上描述了连接器3。
[0027] 接下来,将描述将连接器3安装在电路板2上。如图3所示,电路板2设置有与固定到壳10的多个(四个)端子20的连接引脚23相对应的多个(八个)连接引脚孔2a,使得四个连接引脚孔2a在前后方向的两个位置的每一个处沿宽度方向排列。电路板2设置有与固定到壳10的一对固定件30的固定引脚32相对应的多个(二个)固定引脚孔2b,其具有在宽度方向的两个位置的每一个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连接焊盘(未示出)设置在各连接引脚孔
2a的周缘处,并且固定焊盘(未示出)设置在各固定引脚孔2b的周缘处。每个连接焊盘构成设置在电路板2上的导电电路的一部分。
[0028] 当连接器3安装在电路板2上时,首先,将焊膏施加到电路板2的表面(上表面),以覆盖连接引脚孔2a和固定引脚孔2b。接下来,连接器3设置在电路板2的上方。接下来,连接器3和电路板2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靠近,直到壳10的下表面抵接电路板2的表面(上表面),使得连接引脚23插入电路板2的相应连接引脚孔2a中,并且固定引脚32插入电路板2的相应固定引脚孔2b中。
[0029] 接下来,在焊料上进行回流处理。具体地,电路板2上的焊膏使用预定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和熔化。在回流处理后,熔化的焊料被固化,从而连接焊盘和连接引脚23经由焊料彼此固定并电连接,并且固定焊盘和固定引脚32经由焊料彼此固定。当熔化的焊料被固化时,隆起以覆盖连接引脚23的整个外周的角焊缝H形成在连接引脚孔2a的上下开口边缘的附近,并且隆起以覆盖固定引脚32的整个外周的角焊缝H形成在固定引脚孔2b的上下开口边缘的附近(见图1、图4至图6)。因此,完成了将连接器3安装在电路板2上。
[0030] 当连接器3完全安装在电路板2上时,如图5和图6(特别是,图6)所示,在壳10的锥形表面17和电路板2的表面(安装表面)之间限定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隙部S。换言之,在锥形表面17和电路板2的表面(安装表面)之间限定的间隙部S在前后方向上朝向连接器3的外部开口。在固定引脚孔2b的上开口边缘的附近绕固定引脚32形成的角焊缝H(即,形成在固定件30的内侧表面上的角焊缝部)的一部分被容纳在间隙部S中。角焊缝H形成在固定引脚32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上和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如上所述,容纳在间隙部S中的角焊缝H的整体形状可以从前侧或后侧通过目视观察、图像处理等而容易地确认。
[0031] 例如,可能发生角焊缝H沿宽度方向适当地形成在固定引脚32的内侧上,而角焊缝H不能沿宽度方向适当地形成在固定引脚32的外侧上的情况,或者可能发生角焊缝H沿宽度方向适当地形成在固定引脚32的外侧上,而角焊缝H不能沿宽度方向适当地形成在固定引脚32的内侧上的情况。当角焊缝H不能如所述适当地整体形成时,存在电路板2和连接器3之间的固定强度不能适当地确保的可能。对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前侧或后侧确认容纳在间隙部S中的角焊缝H的整体形状,可以容易地发现角焊缝H不能适当地整体形成的问题。此外,由于角焊缝H被容纳在间隙部S中,因此连接器3的角部和角焊缝H彼此干涉,从而可以防止连接器3相对于电路板2的安装表面以倾斜状态安装。
[0032] 接下来,将描述配对连接器4。配对连接器4包括配对壳40和容纳在配对壳40中的多个(四个)端子(阴端子)50。
[0033] 配对壳40是树脂成型品,并且如图1所示,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配对壳40内部,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多个(四个)端子容纳室41设置为与连接器3的多个(四个)端子20相对应,从而使两个端子容纳室41沿宽度方向排列,并且两个端子容纳室41沿上下方向排列(见图1)。
[0034] 连接到电线(未示出)的端子50从后侧插入并容纳在每个端子容纳室41中(见图1)。弹簧片(未示出)设置在端子(阴端子)50的远端部处。当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彼此嵌合时,连接器3的端子(阳端子)20的连接部21的远端部被按压并与弹簧片接触。锁定臂45设置在配对壳40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
[0035] 接下来,将描述连接器3与配对连接器4之间的嵌合。为了嵌合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首先,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设置为使得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的前端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接下来,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靠近,直到配对壳40的锁定臂45与壳10的锁定部15卡合,从而使得配对壳40插入壳10的内部间隙13中,并且多个端子20的连接部21插入多个端子50中。当完成了连接器3与配对连接器4之间的嵌合时,得到图1所示的连接器结构1。
[0036] 在连接器3和配对连接器4的嵌合完成状态下,如图1所示,锁定臂45与锁定部15彼此卡合,从而保持嵌合完成状态。在嵌合完成状态下,连接器3的端子(阳端子)20的连接部21的远端部与配对连接器4的端子(阴端子)50的弹簧片接触。因此,端子20(即,连接到端子
20的电路板2)和端子50(即,连接到端子50的电线)彼此电连接。
[0037] <功能与效果>
[0038]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1,固定件30(例如,勾)安装到连接器3的侧表面。另外,焊料角焊缝H容纳在连接器3的底表面和侧表面之间的角部与电路板2的安装表面之间限定的间隙部S中。由于间隙部S在角部延伸的方向上朝向连接器3的外部开口,因此在间隙部S中容纳的角焊缝H的形状可以容易地通过目视观察、图像处理等来确认。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1可以容易地确认连接器3是否适当地固定在电路板2上。连接器3的角部与角焊缝H之间的干涉也会防止连接器3相对于安装表面以倾斜状态安装。
[0039] 另外,通过对连接器3的角部进行倒角(形成锥形表面17),从而限定了用于容纳焊料角焊缝H的间隙部S。由于角部被倒角,因此容易确认沿角部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的角焊缝H。
[0040] 虽然本公开的主题已参考其某些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公开的主题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进和修改而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公开的主题的范围。
[0041] 在上述实施例中,壳10的外周表面的的侧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角部在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上被倒角(形成锥形表面17),从而限定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隙部S。或者,具有不同于锥形表面17的形状的凹槽等可以形成在壳10的外周表面的侧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角部处。
[0042] 在这种情况下,绕固定引脚32形成的角焊缝H被实现为容纳在固定引脚孔2b的上开口边缘的附近的凹槽等内部。
[0043]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面,一种连接器结构(1),包括:电路板(2)和被构造为安装在所述电路板(2)上的连接器(3)。所述连接器(3)包括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被构造为安装到所述连接器(3)的侧表面,朝向所述电路板(2)延伸,并焊接到所述电路板(2)。所述连接器(3)被构造为使得通过焊接所述固定件(30)所产生的角焊缝(H)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所述电路板(2)的安装表面和由所述连接器(3)的底表面和侧表面形成的所述连接器(3)的角部之间限定的间隙部(S)中,所述底表面面向所述电路板(2)的所述安装表面。所述间隙部(S)沿所述角部延伸的方向暴露在所述连接器(3)的外部。
[0044]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构造的连接器结构,在固定到连接器的侧表面的固定件(例如,勾)上形成的角焊缝(例如,固定件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的角焊缝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连接器的底表面和侧表面之间的角部和电路板的安装表面之间限定的间隙部中。由于间隙部沿角部延伸的方向朝向连接器的外部开口,因此间隙部中容纳的角焊缝的形状可以容易通过目视观察、图像处理等来确认。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容易地确认连接器是否适当地固定到电路板。连接器的角部与角焊缝之间的干涉也会防止连接器相对于安装表面以倾斜状态安装。
[0045] 所述角部可以被倒角。
[0046] 通过该构造,通过对连接器的角部进行倒角,可以形成用于容纳焊料角焊缝的间隙部。由于角部被倒角,因此容易确认沿角部延伸的方向(例如,沿电路板的安装表面的方向)的角焊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