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换热装置

换热装置有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换热系统通常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为了提升换热系统的换热性能,通常在换热系统中增设一个中间换热器,中间换热器包括过冷侧和蒸发侧,从过冷侧流出的全部制冷剂经膨胀阀膨胀后流入蒸发侧与过冷侧制冷剂进行换热,从而提高过冷侧的过冷度,减少流入膨胀阀的制冷剂中气态制冷剂的占比,但是流经中间换热器的蒸发侧的制冷剂进一步流入系统的蒸发器时,由于流经中间换热器的蒸发侧后温度升高,影响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导致整个换热系统的换热性能受到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参考图1‑图2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装置100,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包括第一换热单元10和第二换热单元20,第一换热单元10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一板片11,第二换热单元20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二板片21,第一换热单元10与第二换热单元20之间设有第三板片50,第三板片50与第一板片11之间可以设置换热通道,第三板片50与第二板片21之间也可以设置换热通道,第一换热单元10的至少部分换热通道与第二换热单元20的至少部分换热通道直接或间接连通,具体的,相邻第一板片11以及第三板片50与第一板片11之间形成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换热通道12和第二换热通道13,其中,第三板片50与第一板片11之间可以为第一换热通道12,也可以为第二换热通道13,第一板片11设置多个角孔3分别连通第一换热通道12和第二换热通道13,第一换热通道12供制冷剂流通,第二换热通道13供换热流体流通,多个第一换热通道12和第二换热通道13交替排布,以实现第一换热通道12内的制冷剂与第二换热通道13内的换热流体的换热。
[0031] 相邻第二板片21以及第三板片50与第二板片21之间形成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换热通道22和第四换热通道23,第二板片21设置多个角孔3分别连通第三换热通道22和第四换热通道23,其中,第三板片50与第二板片21之间可以为第三换热通道22,也可以为第四换热通道23,第三换热通道22和第四换热通道23供温度不同的制冷剂流通,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与第四换热通道23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第一换热通道12与第三换热通道22直接或间接连通,从而将与第二换热通道13内的换热流体换热后的制冷剂导入到第三换热通道22内,具体的,可以在第三板片50上设置连通孔51,第一换热通道12中的第一板片11的角孔3和第三换热通道22中的第二板片21的角孔3通过连通孔51直接连通,无需通过换热器1上的接口连通,省去接口和管路以降低成本,当然也可以通过接口和管路进行连通,也可以在管路中设置其他元件。
[0032] 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膨胀阀60和连通结构70,连通结构70可以为三通结构,也可以为三通以上的多通结构,连通结构70包括第一进口71、第一出口72和第二出口73,连通结构70可以设在第三换热通道22的上游或者下游,第一膨胀阀60包括第一膨胀阀进口61和第一膨胀阀出口62,第一出口72与第一膨胀阀进口61连通,第一膨胀阀出口62与第四换热通道23的进口231连通,自第一进口71进入连通结构的部分制冷剂流经第一膨胀阀60后流入第四换热通道23,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出口73流出,其中,若将自第一进口进入的制冷剂记为100%,从第一出口72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控制为20%左右,从第二出口73流出的制冷剂可以控制为80%左右,若连通结构70设在第三换热通道22的上游,则另一部分制冷剂从第二出口73流出后流入第三换热通道22,若连通结构70设在第三换热通道22的下游,则另一部分制冷剂从第二出口73流出后流入整个换热系统的下游,例如流入第二膨胀阀80。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第一换热通道12与第三换热通道22直接或间接连通,第一换热通道12和第三换热通道22先后供同一制冷剂流通,第二换热通道13供换热流体流通,第一换热通道12的制冷剂与第二换热通道13的换热流体在第一换热单元10内进行换热,连通结构70的第一出口72与第一膨胀阀进口61连通,第一膨胀阀出口62与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连通,部分制冷剂经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流入第四换热通道23与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换热,另一部分所述制冷剂经第二出口73流出,流经第一膨胀阀60后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于流经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的温度,从而提高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的过冷度,提升换热器1的换热性能,而且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与第四换热通道23内的制冷剂的温差较大,仅需要部分制冷剂经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与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换热即可,无需所有制冷剂流入第四换热通道23与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换热,绝大部分制冷剂经第二出口73流出进入后续换热,保证整个换热系统的换热性能。
[00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2所示,连通结构70设在第三换热通道22的下游,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通道12和第三换热通道22通过第三板片50的连通孔51直接连通,第一换热通道12内的制冷剂与第二换热通道13换热后流入第三换热通道22,第三换热通道22的出口与连通结构70的第一进口71连通,连通结构70的第一出口72与第一膨胀阀进口61连通,第一膨胀阀出口62与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连通,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流入第四换热通道23内与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换热,由于经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的温度,从而提高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的过冷度,提升换热器1的换热效果,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另一部分制冷剂通过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73流出,由于此部分的制冷剂在第三换热通道22内通过与第四换热通道23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温度进一步降低,有利于提升后续换热系统的换热性能。
[0034]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换热装置100还设有第二膨胀阀80,第二膨胀阀80包括第二膨胀阀进口81和第二膨胀阀出口82,流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73与第二膨胀阀进口81连通,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另一部分制冷剂通过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73流出后,流入第二膨胀阀80进行膨胀,从而进入整个换热系统的下游,如图3所示,换热装置100还设有蒸发器2,经第二膨胀阀80膨胀后的制冷剂进一步流入蒸发器2进行蒸发。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通过与第四换热通道23内的制冷剂换热,从而提升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的过冷度,使其温度进一步降低,大部分的制冷剂通过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73流出,通过第二膨胀阀80膨胀后使其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提升蒸发器2的换热性能,即通过将流经第三换热通道22后的部分制冷剂经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流入第四换热通道23与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大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二膨胀阀80膨胀后流入蒸发器2进行换热,同时提升了换热器1和蒸发器2的换热性能,虽然流入蒸发器2的制冷剂的流量有所减少,但是从整体上看,整个换热系统的换热性能有所提高。
[0035]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包括第一边板30和第二边板40,第一边板30位于第一换热单元10的外侧,第二边板40位于第二换热单元20的外侧,如图1‑图12所示,第一边板30和第二边板40一共设有六个接口,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131和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132位于第一边板30,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和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232位于第二边板40,第三板片50设有连通孔51,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与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221通过连通孔51直接连通,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可以同时设在第一边板30或第二边板40或者分别设在第一边板30和第二边板40,具体如图1‑图4所示,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
121、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131和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132设在第一边板30,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和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232设在第二边板40,将第一换热单元10和第二换热单元20集成在同一个换热器1中,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与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221直接通过第三板片50的流通孔51连通,减少了两个接口,不仅节省了管路,而且提升系统的集成度,简化系统安装的复杂性。
[0036] 如图7所示,也可以将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均设置在第一边板30,即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131、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132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设在第一边板30,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和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232设在第二边板40,或者如图10所示,可以将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均设置在第二边板40,即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131和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设
132在第一边板30,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和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232设在第二边板40,由于供制冷剂流通的换热通道的进出口比供换热流体流通的换热通道的进出口的强度和安装要求更高,通过将供制冷剂流通的进出口尽量设置在同一边板,便于采用一体化接管或阀体,方便系统的连接和集成。
[0037]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位于第一边板30,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位于第二边板40,第二边板40设有阀体63,阀体63设有第一通道631和第二通道632,第一通道631与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连通,至少部分第一膨胀阀60位于第一通道631,第一膨胀阀进口61与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连通,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部分制冷剂流入第一膨胀阀60膨胀,第一膨胀阀出口62与第二通道632连通,第二通道
632与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流通,经膨胀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一膨胀阀出口62流入第二通道632内,进而流入第四换热通道23,通过第二边板40上的阀体63安装第一膨胀阀60,从而将第一膨胀阀60集成到换热器1中,其中,连通结构70可以由阀体63形成,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的进口可以作为连通结构70的第一进口,阀体63的第一通道的出口可以设置两个,第一膨胀阀60与阀体63的一个出口连通,即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的一个出口形成连通结构
70的第一出口,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的另一个出口形成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另外,第一膨胀阀60也可以与阀体63的第二通道632连通,具体的,至少部分第一膨胀阀60位于第二通道632,第一膨胀阀60和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之间通过阀体63的第二通道632连通,提升第一膨胀阀60与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的进口形成连通结构的第一进口,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的进口与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连通,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的出口可以设置两个,第一膨胀阀60与阀体63的一个出口连通,即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的一个出口形成连通结构70的第一出口,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的另一个出口形成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从而将第一膨胀阀60通过阀体63固定在换热器1的边板上,并且通过阀体63实现连通结构70的作用,提升换热装置100的集成度。当然,阀体
63可以不设置与第四换热通道进口231连通的第二通道632,经第一膨胀阀出口62流出的制冷剂可以通过管路与第四换热通道进口231连通,通过设置第二通道632,提高换热装置100的集成度,使结构更加简单。
[0038]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均位于第一边板30,第一边板30设有阀体63,阀体63设有第一通道631和第二通道632,换热装置还设有导流管633,导流管633贯穿第一换热单元10和第三板片50,第三板片50与导流管633密封固定,导流管633的一端与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连通,导流管633的另一端与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连通,至少部分第一膨胀阀60位于第一通道631,第二通道632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连通,通过阀体63将第一膨胀阀60与换热器1的第一边板30集成,提升换热装置100的集成度,并且,通常将第一换热通道12设置成多流程,以提升第一换热单元10的第一换热通道12内的制冷剂的分配的均匀性,通过导流管633和此阀体63的结构便于将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进行集成。其中,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可以设置两个出口,第一通道631的其中一个出口与第一膨胀阀60的进口连通形成连通结构70的第一出口,第一通道631的另一个出口形成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第一通道631的进口形成连通结构70的第一进口,使连通结构70由阀体63形成,另外,阀体63也可以不设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连通的第二通道632,通过设置接管的方式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连通,将第一换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均与阀体
63连通,不仅提升进出口结构的可靠性,而
[0039]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图12所示,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均位于第二边板40,第二边板40设有阀体63,阀体63设有第一通道631和第二通道632,换热装置还设有导流管633,导流管633贯穿第二换热单元20和第三板片50,第三板片50与导流管633密封固定,导流管633的一端与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连通,导流管633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连通,第二通道632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连通,至少部分第一膨胀阀60位于第一通道631,通过阀体63将第一膨胀阀60与换热器1的第二边板40集成,提升换热装置100的集成度。其中,阀体63的第一通道631可以设置两个出口,第一通道631的其中一个出口与第一膨胀阀60的进口连通形成连通结构70的第一出口,第一通道631的另一个出口形成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第一通道631的进口形成连通结构70的第一进口,使连通结构70由阀体63形成,另外,阀体63也可以不设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连通的第二通道632,通过设置接管的方式与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连通,将第一换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均与阀体63连通,不仅提升进出口结构的可靠性,而且提升换热装置100的集成度。
[00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图15所示,连通结构70设在第三换热通道22的上游,如图13所示,第三板片50不设有连通孔,第三板片50将第一换热单元10和第二换热单元20分隔开,换热器1包括第一边板30和第二边板40,第一边板30位于第一换热单元10的外侧,第二边板40位于第二换热单元20的外侧,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131和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132均位于第一边板30,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221、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第四换热通道进口231和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232均位于第二边板40,第一换热通道12与第三换热通道22之间设有连通结构70,第一换热通道12与第三换热通道22通过连通结构70间接连通,具体的,第一换热通道12内的制冷剂与第二换热通道13内的换热流体换热后,通过第一边板30的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流出,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与连通结构70的第一进口71连通,连通结构70的第一出口72与第一膨胀阀进口61连通,第一膨胀阀出口62与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连通,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73与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221连通,流经第一换热通道12的制冷剂通过连通结构70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二出口73流入第三换热通道22,另一路通过第一出口72流入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流入第四换热通道23与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由于流经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第三换热通道22内制冷剂的温度,从而提高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的过冷度,提升换热器1的换热效果。
[0041]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换热装置100还设有第二膨胀阀80,第二膨胀阀80包括第二膨胀阀进口81和第二膨胀阀出口82,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与第二膨胀阀进口81连通,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流入第二膨胀阀80进行膨胀后,进入整个换热系统的下游,如图15所示,换热装置100还设有蒸发器2,经第二膨胀阀80膨胀后的制冷剂进一步流入蒸发器2进行换热。大部分的制冷剂通过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73流入第三换热通道22,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通过与第四换热通道23内的制冷剂换热,从而提升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的过冷进度,使其温度降低,通过第二膨胀阀80膨胀后使其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提升蒸发器2的换热性能,即通过将流经第一换热通道12后的部分制冷剂经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与第三换热通道22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大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三换热通道22过冷后流经第二膨胀阀80膨胀后流入蒸发器2进行换热,同时提升了换热器1和蒸发器2的换热性能,虽然流入第三换热通道22和蒸发器2的制冷剂的流量有所减少,但是从整体上看,整个换热系统的换热性能有所提高。
[0042]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15所示,换热装置100还设有储液罐90,通过储液罐90来平衡换热系统的压力并且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如图3所示,储液罐90设在第三换热通道22与连通结构70之间,储液罐90具有储液罐进口91和储液罐出口92,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与储液罐进口91连通,储液罐出口92与连通结构70的第一进口71连通,连通结构的第一出口72与第一膨胀阀60连通,部分制冷剂经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流入第四换热通道23,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73与第二膨胀阀80连通,其中,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位于第二边板40,储液罐90与第二边板40固定,将储液罐90集成在换热器1的第二边板40上,提高换热装置100的集成度,当然,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也可以设在第一边板30上,此时可以将储液罐90集成在换热器1的第一边板30上。
[0043] 如图15所示,储液罐90设在第一换热通道12与连通结构70之间,储液罐90具有储液罐进口91和储液罐出口92,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与储液罐进口91连通,储液罐出口92与连通结构70的第一进口71连通,连通结构70的第一出口72与第一膨胀阀60连通,部分制冷剂经第一膨胀阀60膨胀后流入第四换热通道23,连通结构70的第二出口73与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221连通,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与第二膨胀阀进口81连通,其中,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位于第一边板30,储液罐90与第一边板30固定,将储液罐90集成在换热器1的第一边板30上,提高换热装置100的集成度,当然,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也可以设在第二边板40上,此时可以将储液罐90集成在换热器1的第二边板40上。
[0044] 如图16‑图18所示,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一换热通道12凸出的第一凸起14和背离第一换热通道12凹陷的第一凹槽16,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二换热通道13凸出的第二凸起15和背离第二换热通道13凹陷的第二凹槽17,第一凹槽16位于第二凸起15的背面,第二凹槽17位于第一凸起14的背面,相邻第一板片11之间的至少部分第一凸起14在第一换热通道12内固定,相邻第一板片11之间的至少部分第二凸起15在第二换热通道13内固定,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其中,第一凸起14和第二凸起15可以为波纹凸起,也可以为凸点等其他结构的凸起。
[0045]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第三换热通道2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四换热通道23的流通面积,并且,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与第三换热通道22的流通面积相同,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与第四换热通道23的流通面积相同,即第一换热单元10和第二换热单元20采用相同的结构,具体的,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一换热通道凸出的第一凸起14和背离第一换热通道12凹陷的第一凹槽16,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二换热通道凸出的第二凸起15和背离第二换热通道凹陷的第二凹槽17,第一凹槽16位于第二凸起15的背面,第二凹槽17位于第一凸起14的背面,其中,至少部分第一凹槽16的深度不同,和/或,至少部分第二凸起15的高度不同,相邻第一凹槽16之间的流通面积小于相邻第二凹槽17之间的流通面积,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其中,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制冷剂流经流通面积较小的第一换热通道12,提高制冷剂的流速,由于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较小,可以增大第一换热通道12的焊接面积,提升第一换热通道12的承压性能,满足制冷剂的承压要求,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较大,可以减小第二换热通道13的压降,满足换热流体的压降要求,虽然第二换热通道13内的换热流体的流速降低,但是第二换热通道13内的换热流体的流量不会造成过大影响,提升第一换热通道12内的制冷剂与第二换热通道13内的换热流体的换热效果。第三换热通道2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四换热通道23流通面积,具体的,第二板片21设有朝向第三换热通道22凸出的第三凸起24和背离第三换热通道22凹陷的第三凹槽26,第二板片21设有朝向第四换热通道23凸出的第四凸起25和背离第四换热通道23凹陷的第四凹槽27,第三凹槽26位于第四凸起25的背面,第四凹槽27位于第三凸起24的背面,其中,第三凸起24和第四凸起25可以为波纹凸起,也可以为凸点等其他结构的凸起,至少部分第三凹槽26的深度不同,和/或,至少部分第四凸起25的高度不同,相邻第三凹槽26之间的流通面积小于相邻第四凹槽27之间的流通面积。由于第三换热通道22的流通面积较小,因此可以增大第三换热通道22的焊接面积,提升第三换热通道22的承压能力,从而将高压的制冷剂由第三换热通道22流通,将膨胀后的低压的制冷剂由第四换热通道23流通,以适应不同制冷剂状态的承压要求。
[0046]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第三换热通道2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四换热通道23的流通面积,但是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可以与第三换热通道22的流通面积不同,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可以与第四换热通道23的流通面积不同,即第一换热单元10与第二换热单元20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具体的,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一换热通道12凸出的第一凸起14和背离第一换热通道12凹陷的第一凹槽16,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二换热通道13凸出的第二凸起15和背离第二换热通道13凹陷的第二凹槽17,第一凹槽16位于第二凸起15的背面,第二凹槽17位于第一凸起14的背面,其中,至少部分第一凹槽16的深度不同,和/或,至少部分第二凸起15的高度不同,相邻第一凹槽16之间的流通面积小于相邻第二凹槽17之间的流通面积,第二板片设有朝向第三换热通道凸出的第三凸起24和背离第三换热通道凹陷的第三凹槽26,第二板片设有朝向第四换热通道凸出的第四凸起25和背离第四换热通道凹陷的第四凹槽
27,第三凹槽26位于第四凸起25的背面,第四凹槽27位于第三凸起24的背面,至少部分第三凹槽26的宽度小于至少部分第四凹槽27的宽度,相邻第三凹槽26之间的流通面积小于相邻第四凹槽27之间的流通面积。
[0047]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第三换热通道22的流通面积与第四换热通道23的流通面积相同,具体的,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一换热通道12凸出的第一凸起14和背离第一换热通道12凹陷的第一凹槽16,第一板片11设有朝向第二换热通道凸出的第二凸起15和背离第二换热通道凹陷的第二凹槽17,第一凹槽16位于第二凸起15的背面,第二凹槽17位于第一凸起14的背面,其中,至少部分第一凹槽16的深度不同,和/或,至少部分第二凸起15的高度不同,相邻第一凹槽16之间的流通面积小于相邻第二凹槽17之间的流通面积,第二板片设有朝向第三换热通道凸出的第三凸起24和背离第三换热通道凹陷的第三凹槽26,第二板片设有朝向第四换热通道凸出的第四凸起25和背离第四换热通道凹陷的第四凹槽27,第三凹槽26位于第四凸起25的背面,第四凹槽27位于第三凸起24的背面,相邻第三凹槽26之间的流通面积与相邻第四凹槽27之间的流通面积相同,由于第三换热通道22和第四换热通道23占所述换热器1的换热面积较小,将第三换热通道22和第四换热通道23采用相同的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制造,降低成本。
[0048] 可以理解的,第一换热通道12、第二换热通道13、第三换热通道22和第四换热通道23可以采用其他任意结构,只要保证第一换热通道12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换热通道13的流通面积即可,从而提升第一换热通道12的承压性能,并且使第二换热通道13内的换热流体快速流通,提升换热流体与第一换热通道12内的制冷剂的换热效果,并且缓解第二换热通道13因流速高带来的高压降的问题。
[0049]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沿换热器1的宽度方向,换热器1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位于换热器1的第一侧,图中的实线所示方向为第一换热通道12内制冷剂的流向,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131和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132位于换热器1的第二侧,图中的虚线所示方向为第二换热通道13内换热流体的流向,第一换热单元10中,第一换热通道12和第二换热通道13采用单边流方式,如图20所示,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221与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分别位于换热器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图中的实线所示方向为第三换热通道22内制冷剂的流向,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和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232分别位于换热器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图中的虚线所示方向为第四换热通道23内制冷剂的流向,第二换热单元20中,第三换热通道22和第四换热通道23采用交叉流方式。
[0050]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沿所述换热器1的长度方向,换热器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121和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122分别位于换热器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图中的实线所示方向为第一换热通道12内制冷剂的流向,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131和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132分别位于换热器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图中的虚线所示方向为第二换热通道13内换热流体的流向,第一换热单元10中,第一换热通道12的制冷剂流向和第二换热通道13的换热流体的流向均为I形回路,如图21所示,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221和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222位于换热器1的第一端,图中的实线所示方向为第三换热通道22内制冷剂的流向,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231和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232位于换热器1的第二端,图中的虚线所示方向为第四换热通道23内制冷剂的流向,第二换热单元20中,第三换热通道22的制冷剂流向和第四换热通道23的制冷剂流向均为U形回路,当然第三换热通道22和第四换热通道23可以仅其中一个采用U形回路,另一个采用I形回路。
[0051]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换热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