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潜孔钻杆

潜孔钻杆实质审查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潜孔钻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孔钻杆。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钻杆是一种尾部带有螺纹的钢管,用于连接钻机地表设备和位于钻井底端钻磨设备或底孔装置。钻杆的用途是将钻探泥浆运送到钻头,并与钻头一起提高、降低或旋转底孔装置。钻杆必须能够承受巨大的内外压、扭曲、弯曲和振动。在油气的开采和提炼过程中,钻杆可以多次使用。钻杆分为方钻杆、钻杆和加重钻杆三类。
[0003] 现有市面上的钻杆在使用时通常需要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钻杆来满足不同的钻孔需求,更换钻杆的步骤繁杂,费时费力且便捷程度不高,在钻孔时产生的岩石灰尘和细小碎石颗粒物容易进入钻杆的内部,容易堆积在钻杆内部造成钻杆的磨损。
[0004] 因此,发明一种潜孔钻杆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潜孔钻杆,包括潜孔钻杆本体1,所述潜孔钻杆本体1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两个所述第一滑块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潜孔钻杆本体1内部贯穿有螺纹孔6,所述螺纹孔6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孔6关于连接杆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螺纹孔6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连接杆4通过螺纹杆7与潜孔钻杆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贯穿潜孔钻杆本体1延伸至外壁一侧,所述连接杆4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5,所述连接杆4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环8,所述螺纹环8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钻头10,所述螺纹钻头10与潜孔钻杆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9,所述第二密封圈9与潜孔钻杆本体1固定连接。
[0018]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4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2,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2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固杆14,所述稳固杆14外壁一侧与连接杆4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3,该结构有效说明了在连接杆4滑动的同时,内部的稳固杆14两侧的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槽11内部进行滑动,进一步对连接杆4的滑动起稳固滑动的作用。
[0019]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4外壁一侧贯穿有活动槽,所述稳固杆14贯穿活动槽延伸至外壁一侧。
[0020]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潜孔钻杆本体1内部开设有稳固卡槽15,所述稳固卡槽15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稳固卡槽15内部均扣合连接有固定卡杆16,两个所述固定卡杆16之间与稳固杆14固定连接,该结构有效说明了固定卡杆16与稳固卡槽15进行扣合。
[002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卡杆16内部贯穿有第三滑槽17,所述第三滑槽17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滑槽17关于固定卡杆16中轴线对称设置。
[002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滑槽17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卡扣18,所述调节卡扣18外壁一侧与固定卡杆16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9,所述稳固卡槽15内部贯穿有固定卡槽20,所述固定卡槽20的数量与调节卡扣18相匹配,所述调节卡扣18与固定卡槽20扣合连接,该结构有效说明了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9的弹力使调节卡扣18与固定卡槽20进行固定,从而加强固定卡杆16与稳固卡槽15的扣合。
[0023] 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装置在使用时,将螺纹钻头10通过螺纹环8与潜孔钻杆本体1进行稳固连接,当需要进行不同长度的使用时,可向外拉动螺纹钻头10,使连接杆4两侧的第一滑块3在第一滑槽2的内部进行滑动调节,由于固定卡杆16与稳固卡槽15进行扣合,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9的弹力使调节卡扣18与固定卡槽20进行固定,从而加强固定卡杆16与稳固卡槽15的扣合,从而在连接杆4滑动的同时,内部的稳固杆14两侧的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槽11内部进行滑动,进一步对连接杆4的滑动起稳固滑动的作用,避免连接杆4延长使用的过程中,内部发生晃动导致钻头发生损坏的问题;
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装置在使用时,连接杆4调节完毕后,使用螺纹杆7贯穿螺纹孔6进行螺纹钻头10的位置固定,在调节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垫5和第二密封圈9可放置沙土进入潜孔钻杆本体1的内部。
[0024]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25]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