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通过与脱圈沉降片和针配合从而能够制造包含所述网孔元素的结构的针织面料。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所述元件的单独选择,所述元件能够通过仅与一些针配合,在针织面料中制造网孔,而相邻的针制造传统的线圈。优选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圆型针织机(嵌花机或菱形机)。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圆型针织机包括一个持针元件(持针针筒和/或持针针板)以及易于控制针的运动以形成针织面料的装置,一枚或多枚连续的针沿着一个圆形路径(圆形针床)在所述持针元件上排列。脱圈沉降片布置在径向座中,该径向座是围绕持针针筒的环形主体(沉降片座),并且所述沉降片与针配合,从而制作针织面料。
[0003] 在用圆型针织机执行特定设计的同时,众所周如其可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
[0004] 文献GB449404公开了一种圆型针织机,其在针之间设有沉降片,并且在其上形成有扩展线圈环(interstitch rings)。这些沉降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突出的侧部,该侧部构造成用于将移动扩展线圈环移动到的相邻的针上,从而在针织面料中形成网孔。
[0005] 文献GB377794公开了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配备有展开装置,该展开装置具有设置在沉降片的两侧的一对刀片,并且展开装置被构造用于展开线圈并将其布置在一个或两个相邻的针上。
[0006] 文献GB410831公开了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包括一些沉降片,该沉降片设有上钩或放置在传统沉降片的侧面的一对钩。所述钩被配置和移动以便将扩展线圈转移到一对相邻的针上并在面料中制造网孔面料。当所述钩必须工作时,选针片移动其中集成有所述钩的沉降片。该选针片包括摆动臂,该摆动臂设置有片锺,片锺与属于致动装置的多个三角相互作用。
[0007] 还进一步知道,现有技术MI2003A001995公开了一种用于选择沉降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选针片(位于每一个容纳沉降片的径向凹槽),该选针片相对于所述沉降片座在径向平面内移动,以便在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反之亦然。该选针片与布置在相应径向凹槽中的相应沉降片连接,从而根据选针片是处于非工作位置还是工作位置来引起沉降片的不同动作。此外,设置有选针器,该选针器横向面对所述,并根据命令与选针片作用,以将其从非工作位置切换至工作位置。当选针片处于非工作位置时,选针器不干预,仅通过三角推动沉降片,以便沉降片与针配合以执行平针线圈或除毛圈线圈之外的其他线圈。当选针片切换到工作位置时,所述沉降片被推向的轴线方向,这比仅仅由三角产生的运动更多,从而与针协作以制作毛圈线圈。
[0008] 例如在授予同一申请人的EP1620590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圆型针织机(嵌花机)。
[0009] 嵌花是一种编织技术,能够在同一横列中使用不同颜色的纱线获得图案。嵌花技术通常用于创建彩色图案。至于与之同名的木工技术,似乎就像拼图一样将不同颜色和材料拼凑在一起。与其他多色编织技术不同,指定线圈上只有“激活”的颜色,并且纱线不会织到反面。当给定行的颜色发生变化时,旧纱线将被悬挂。
具体实施方式
[0179] 参考所提及的附图,数字1总体上表示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的针织机头的一部分。所示的圆型针织机是构造成制造具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针织机(嵌花机或菱形机)。圆型针织机包括构成该针织机的支撑结构的底座,因为该底座是已知类型的,所以未示出。所述针织机头1安装在底座上。
[0180] 针织头1配备有持针针筒2,在该持针针筒2上安装有多枚针3,并且针织机头1具有易于选择地驱动针3以制造面料的控制装置(未示出)。持针针筒2通常以垂直位置安装在底座上,其中,针3垂直地布置并且突出在持针针筒2的上边缘。
[0181] 已知的,持针针筒2具有在持针针筒2的径向外表面上形成的多个纵向槽。纵向槽被布置围绕持针针筒2的中心轴线“X-X”(垂直),并且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X-X”。每个纵向槽容纳相应的针3和相应的包括多个平坦部分的传动链。推动三角围绕持针针筒2布置为壳体,并且面向持针针筒2的径向外表面,并因此面对纵向槽和主动链。这些推动三角通过例如布置在壳体的内表面上的板和/或凹槽被定义。
[018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推动三角的壳体基本上是静止的,而持针针筒2通过合适的马达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在两个方向上具有连续或交替运动),从而在主动链和推动三角之间产生相对旋转运动,并将持针针筒2的旋转运动转变为针3的轴向运动,以便通过所述针3制造针织面料。
[0183] 该针织机还包括沉降片座4,该沉降片座4围绕持针针筒2布置并且具有多个径向凹槽5和辅助径向凹槽6,这些径向凹槽5和辅助径向凹槽6在沉降片座4的径向内边缘上,即朝向中心轴线“X-X”。径向凹槽5和辅助径向凹槽6沿着沉降片座4的圆周方向交替变化,即,每个径向凹槽5的侧面是两个辅助径向凹槽6,每个辅助径向凹槽6的侧面是两个径向凹槽5。沉降片座4与持针针筒2,例如通过相同的马达,一起围绕着中心轴线“X-X”旋转运动。
[0184] 合适的装置(未示出)在通常布置在持针针筒2上方的一个或多个送纱系统(称为送纱系统)上喂给要编织的纱线。所示的圆型嵌花针织机包括四个送纱系统,每个送纱系统都配置用于与沿一组圆弧(例如90°弧)布置的相应针组3一起工作,这借助于针3围绕中心轴线“X-X”的交替旋转运动。四个送纱系统通过在两个方向上旋转共同协作以形成每个编织横列。
[0185] 每个径向凹槽5容纳由多个扁平金属组成的第一组合件,该第一金属组合件能够在相应的径向凹槽5中径向滑动并且彼此相对滑动。在图4和图5中更好地示出了该第一组合件,其包括脱圈沉降片7、右侧变形沉降片8、左侧变形沉降片9、两枚推片10(一个与右侧变形沉降片8相联动,另一个与右侧变形沉降片9相联动)、和用于每枚推片10的选针片11。
[0186] 脱圈沉降片7包括形状为水平板片12的主体和从水平板片12形成的竖直扁平直立件。该水平板片沿着径向凹槽5定向,即沿径向方向。具有本身已知形状的片颚13被布置在竖直扁平直立件的上端,并且当将第一组合件正确地安装到针织机上时,片颚13面向中心轴线“X-X”。脱圈沉降片7还包括从水平板片12垂直向上延伸的扁平片踵14,并且片踵14与水平板片12的径向外端(相对于中心轴线“X-X”)相距一定距离。脱圈沉降片7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如切割的零件)组成。
[0187] 右侧变形沉降片8包括形状为水平板片15的主体和从水平板片15延伸的竖直扁平直立件。片鼻16布置在扁平直立件的上端。当第一组合件被适当地安装到针织机上时,片鼻16像一种臂一样朝向中心轴线“X-X”延伸,并且相对于相应主体的放置平面偏向一侧。右侧变形沉降片8还包括从水平板片15垂直向上延伸的扁平片踵17,并放置在水平板片15的径向外端(相对于中心轴线“X-X”)附近。右侧变形沉降片8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组成,例如切割、冲压和/或弯曲的零件。
[0188] 左侧变形沉降片9包括与右侧变形沉降片8相同的元件。除了相应的片鼻16相对于其主体偏移/移位到另一侧之外,二者在结构上相同或相对应。因此,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左侧变形沉降片9分别具有相对于其主体的以及相对于位于它们之间的脱圈沉降片7的在相反方向上横向移位的片鼻16。
[0189] 当第一组合件适当地安装在相应的径向凹槽5中时,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左侧变形沉降片9被布置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的两侧(图5)。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左侧变形沉降片9具有相应的片鼻16,所述片鼻16朝向所述脱圈沉降片7的两侧,偏向一侧并且位于各自的脱圈沉降片7的片颚13的上方。此外,脱圈沉降片7的片踵14径向地位于相应的变形沉降片8、9的片鼻16和片踵17之间。
[0190] 第一组合件的两枚推片10相同。每枚推片10包括水平板片18和扁平的片踵19。片踵19相对于中心轴线“X-X”,放置在水平板片18的径向外端,并且竖直向上延伸。推片10还具有面对中心轴线“X-X”的邻接表面20,该邻接表面20构造成用于抵靠相应的变形沉降片8、9。推片10的邻接表面20放置在所述推片10的片踵19附近,即靠近水平板片18的所述径向外端。更具体地说,推片的位于所述径向外端附近的一部分垂直向上延伸,并定义了邻接表面20和相应的片踵19。推片10也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组成,例如切割的零件。
[0191] 当第一组合件被适当地安装在相应的径向凹槽5中时(图5),每枚推片10的水平板片18位于相应变形沉降片8、9的板片15的下方并与之接触,且邻接表面面向相应的变形沉降片8、9的径向外端。脱圈沉降片7放置在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之间。
[0192] 两枚选针片11中的每一个都是金属的,基本上扁平的元件。当适当地安装在针织机中时,该元件主要垂直设置。选针片11具有圆形轮廓的基部21,并且构造成用于围绕轴线摆动,该轴线与水平圆周(水平圆周的中心在中心轴线“X-X”上)相切。选针片11在径向平面上放置并振动。选针片11还具有与基部21相距一定距离的抵接部22,该抵接部22指向中心轴线“X-X”,并且构造成用于通过相应的推片10间接地作用在相应的变形沉降片8、9上。选针片11还具有齿23,该齿23位于扁平元件的边缘上,该边缘与抵接部22径向相对并径向向外,即在中心轴线“X-X”的相对侧。
[0193] 抵接部22具有圆形凸起,该圆形凸起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成抵靠第一组合件的相应推片10的水平板片18的径向外端。
[0194] 每枚选针片11在径向平面内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摆动。在静止位置时,选针片11的抵接部22位于径向外部位置,并且不与相应的推片10接触。在工作位置时,选针片11朝向中心轴线“X-X”旋转,选针片11的抵接部22位于径向内部位置,并且构造成用于朝着中心轴线“X-X”抵靠并推动相应的推片10。推片10依次构造成用于推动变形沉降片8、9。
[0195] 通过选择作用在选针片11的齿23上的选针器24(图2、3和8)引起选针片11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的切换,具体结构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在以示例方式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有四个选针器24,其相对于壳体是固定的,并且以相同的角距离(彼此成90°)围绕沉降片座4布置。特别地,每个所述选针器24位于送纱系统上。
[0196] 同样,通过相应的推片10'和相应的选针片11'来推动脱圈沉降片7,它们与推片10和选针片11完全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被用相同的标号加撇号标记。
[0197] 选针片11'具有基部21'和与基部21'相距一定距离的抵接部22',其指向中心轴线“X-X”,并且构造成用于通过相应的推片10'间接地作用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上。
[0198] 选针片11'还具有齿23',该齿23'位于扁平元件的边缘上,与抵接部22'径向相对并径向向外,即齿23位于抵接部22'相对于中心轴线“X-X”的相对侧。抵接部22'具有圆的片鼻,该圆的片鼻构造成用于抵靠推片10'的相应水平板片18'的径向外端。
[0199] 每枚推片10'还具有各自的片踵19'和各自的邻接表面20',所述邻接表面20'构造成用于抵靠各自的脱圈沉降片7。
[0200] 脱圈沉降片7还设有片鼻31,以便与针3协作地制造毛圈线圈。
[0201] 能够看出,选针片11'的齿23'的位置不同于两枚选针片11的齿23之一的位置,从而选针器24能够抓住齿23或齿23',这取决于第一组合件是相应地在面料上打孔还是制造毛圈线圈。
[0202] 每个辅助径向凹槽6容纳第二组合件,该第二组合件也由多个金属平坦部件构成,该多个金属平坦部件能够在相应的辅助径向凹槽6中径向滑动并且彼此相对滑动。在图9和图10中更好地显示的第二组合件,其包括辅助脱圈沉降片25、辅助推片26和辅助选针片27。
[0203] 辅助脱圈沉降片25包括形状为水平板片28的主体和从水平板片28形成的竖直扁平直立件。所述水平板片28与辅助凹槽6定向一致,即,沿着径向方向。具有本身已知形状的片颚29被布置在竖直扁平直立件的上端,并且当将第二组合件正确地安装到针织机上时,片颚29面向中心轴线“X-X”。脱圈沉降片25还包括从水平板片28垂直向上延伸的扁平片踵30,并且片踵30与水平板片28的径向外端(相对于中心轴线“X-X”)相距一定距离。辅助脱圈沉降片25还包括位于片颚29上方的片鼻31,且片鼻31被构造成用于与针3协作地制造毛圈线圈。辅助脱圈沉降片25与所述脱圈沉降片7基本相同,除了存在所述片鼻31。脱圈沉降片
25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如切割的零件)组成。
[0204] 第二组合件的辅助推片26与第一组合件的每枚推片10基本相同。辅助推片26包括水平板片32和平坦的片踵33,片踵33相对于中心轴线“X-X”位于水平板片32的径向外端,并且竖直向上延伸。辅助推片26还具有面对中心轴线“X-X”的邻接表面34,该邻接表面34构造成用于抵靠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辅助推片26的邻接表面34被放置在所述辅助推片26的片踵33附近,即在水平板片32的所述径向外端附近。更具体地,辅助推片26的靠近所述径向外端的一部分竖直向上延伸,并定义了邻接表面34和相应的片踵33。辅助推片26也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组成,例如切割的零件。
[0205] 当第二组合件适当地安装在相应的辅助凹槽6(图8)中时,每个辅助推片26的水平板片32分别位于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板片28下方并与之接触,且邻接表面34面对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径向外端。
[0206] 第二组合件的辅助选针片27类似于第一组合件的选针片11。辅助选针片27是金属的扁平元件,当适当地安装在针织机中时,其主要垂直地展开。辅助选针片27具有基部35,该基部具有圆形轮廓,并且构造成用于围绕轴线摆动,该轴线与水平圆周(其中心在中心轴线“X-X”上)相切。辅助选针片27在径向平面上放置并摆动。辅助选针片27还具有与基部35相距一定距离的抵接部36,该抵接部36指向中心轴线“X-X”,并且构造成用于通过相应的辅助推片26间接地作用在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上。辅助选针片27还具有齿37,该齿37位于扁平元件的边缘上,该边缘与抵接部36径向相对并径向向外,即在中心轴线“X-X”的相对侧。抵接部36具有圆的片鼻,该圆的片鼻构造成用于抵靠辅助推片26的各个水平板片32的径向外端。
[0207] 辅助选针片27在径向平面内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振荡。在静止位置时,辅助选针片27的抵接部36位于径向外部位置,并且不与相应的辅助推片26接触。在工作位置时,辅助选针片27朝向中心轴线“X-X”旋转。辅助选针片27的抵接部36位于径向内部位置,并且构造成用于抵靠并推动辅助推片26。辅助推片26构造成用于推动辅助脱圈沉降片25。辅助选针片27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的切换是由如上所述的相同选针器24引起的。
[0208] 在如图6和7所示的第一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变型中,脱圈沉降片7不具有用于制造毛圈线圈的毛圈片鼻31,并且不与相应的推片10'和相应的选针片11'相联动。此外,第一组合件设置有仅一枚选针片11,该选针片11同时或几乎同时作用在两枚推片10的水平板片18的径向外端上。
[0209] 图6和图7的第一组合件的变型的脱圈沉降片7可操作地与选针片11,以及与与变形沉降片8、9相联动的推片10,相分离。即,选针片11和推片10不与脱圈沉降片7相互作用,因为它们不引起/控制其运动。在图6和图7的这种变型中,使用第二组合件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图9和图10所示类型)(与片鼻31一起使用)允许制造毛圈线圈,而使用脱圈沉降片7如在第一组合件的变型中(如图6和7所示)不允许制造毛圈线圈。
[0210] 由一个或多个部分组成的导向环38(见图11)可操作地与沉降片座4相联动。该导向环38与中心轴线“X-X”同轴,并且与壳体固定,即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可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因此,选针器24相对于导向环38是固定的,并且侧向面对沉降片座4。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导向环38部分地在沉降片座4的下方,且部分地在沉降片座4的上方,并且具有多个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的导向件,并且导向件构造成用于与第一组合件和第二组合件的上述金属部件嵌合。这些导向件例如是由三角界定的凹槽。
[0211] 每个第一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7的片踵14和每个第二组合件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片踵30嵌合到在导向环38的上部中的第一导向件39中。当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并且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时,第一导向件39使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沿相应的径向凹槽5和相应的辅助径向凹槽6径向移动。
[0212] 如图11至图16所示,第一导向件39的一些部分具有与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片踵14、片踵30基本相对应的径向宽度,且这些部分与其他较宽的部分交替。所述较大的部分提供了或定义了用于所述片踵14、30的相应的径向外侧路径和相应的径向内侧路径(相对于中心轴线“X-X”),并且因此为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提供了或定义了相应的径向外侧路径和相应的径向内侧路径。结果,第一导向件39定义了第一轨迹40和第二轨迹41。第一轨迹40包括用于所有所述较宽部分的所述径向外侧路径,第二轨迹41包括用于所有所述较宽部分的所述径向内侧路径(图12、13和16)。所述较宽部分中的两者位于每个送纱系统和每个选针器24的上游和下游。
[0213] 每个第一组合件的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的片踵17与第二导向件42嵌合,该第二导向件42也在导向环38的上部中。相对于第一导向件39,第二导向件42位于径向外部,并且,即第二导向件42围绕第一导向件39。第二导向件42包括基本为圆形的径向外侧轨迹43、基本为圆形的径向内侧路径44以及在径向外侧轨迹43与径向内侧轨迹44之间的多个连接部45的多个路径。(图11)
[0214] 推片10、10'的片踵19、19'和辅助推片26的片踵33嵌合到第三导向件46中,该第三导向件也在导向环38的上部中。第三导向件46也围绕中心轴线“X-X”并定义多个轨迹。特别地,第三导向件46定义了径向外侧轨迹47和围绕中心轴线“X-X”一个接一个地放置的多个径向内侧轨迹48。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外侧轨迹47相对于第二导向件42在径向上更外侧,即它围绕第二导向件42。每个径向内侧轨迹48是弓形的,并且具有连接到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外侧轨迹47的相对端。每个径向内侧轨迹48都偏离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外侧轨迹47,靠近中心轴线“X-X”,然后再次远离中心轴线“X-X”,然后再次连接到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外侧轨迹47。
[0215] 所述径向内侧轨迹48叠加到第二导向件42,即,它们定义了一个第二导向件42的过渡部分45的一部分。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有八个径向内侧轨迹48。所述径向内侧轨迹48位于四个送纱系统中的每一个以及每枚选针器24的上游和下游。
[0216] 所有选针片11、11'的基部21、21'和所有辅助选针片27的基部35被容纳在围绕中心轴线“X-X”的圆形轨道49中,以在其中滑动。圆形轨道49形成在导向环38的下部中,并界定出位于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外侧轨迹47之外的一个圆形轨道,即圆形轨道49围绕着径向外侧轨迹47。
[0217] 本身已知的每个选针器24是磁性或压电类型的,并且包括多个刀片50,所述多个刀片50一个在一个上地布置并且可在第一位置(例如升高的位置)和第二位置(例如降低的位置)之间一起移摆动。
[0218] 在第一位置时,刀片与选针片11、11'和辅助选针片27的齿23、23’、37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以便当选针片11、11'和辅助选针片27处于其静止位置时,刀片不作用所述齿23、23'、37。特别地,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齿23、23'、37位于刀片50之间。
[0219] 在第二位置时,当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旋转并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时,刀片50触发以下部件的运动:在选针器24的前面移动的与变形沉降片8、9相关的选针片11的齿23,和/或与脱圈沉降片7相关的选针片11'的齿23',和/或与辅助选针片27中的37。这使得选针片11、11'和/或辅助选针片27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
[0220] 电子控制装置(未示出)可操作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动机上,从而引起持针针筒2和沉降片座4的旋转。电子控制单元还可操作地连接到选针器24以及针织机的其他致动单元(如果有的话)。电子控制装置被配置/编程为命令一个或多个电动机以及选针器24和所述针织机的其他致动装置(如果有的话)。特别地,电子控制装置被配置/编程为选择性地移动选针器24的刀片50,以将选针片11、11'和辅助选针片27从静止位置单个地移动到工作位置。
[0221] 根据未示出的实施方案的变型,针织机仅包括周向放置的彼此相邻的第一组合件(在它们之间没有第二组合件),并且每个所述第一组合件能够包括一个或两枚变形沉降片8、9,以生产网孔面料。
[0222] 在使用中,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方法,为了制造平针面料(图12和13),当持针针筒2相对于壳体旋转,并且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旋转且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时,选针器24的刀片保持在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刀片不触发选针片11、11'的齿23以及与辅助选针片27的齿37。因此,它们都处于各自的静止位置。
[0223] 推片10、10'的片踵19、19'和辅助推片26的片踵33沿着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外侧轨迹47运动。
[0224] 每个第一组合件的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的片踵17沿着第二导向件42的径向外侧轨迹43运动。因此,各枚变形沉降片8、9的片鼻16保持在径向位置。距中心轴“X-X”一定距离,即处于缩回位置或静止位置,在该位置它们不与构成线圈的纱线相互作用。
[0225] 因此,脱圈沉降片7的片踵14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片踵30沿着第一导向件39的第一轨迹40运动,从而引起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径向运动。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沿各自的径向方向向前和向后移动,从而使片颚13、29与针3配合以制造平针线圈(图12和13)。当沉降片座4沿顺时针方向(如图12所示)或逆时针方向(如图13所示)旋转时,实现此操作模式。
[0226] 为了在面料中制造网孔面料(图14和15),控制单元命令选针器24(通过软件控制),以使得它们将刀片5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然后反之亦然,让持针针筒2和沉降片座4在编程的角度位置中移动,以便抓住特定的第一组合件的变形沉降片8、9的特定的选针片11。
[0227] 控制单元进一步命令控制针3的设备(通过软件控制)以移动所述针3并使它们适当地与以下部件协作:
[0228] -在制造平针面料时,与第一组合件的变型的脱圈沉降片7(图6和7)配合:
[0229] -在制造通孔面料时,与变形沉降片8、9配合;和
[0230] -当制造毛圈面料时,与第一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7(图4)和毛圈片鼻31,以及第二组合件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图9和10)和毛圈片鼻31协作。
[0231] 当制造网孔面料时,被抓住的一个或多枚选针片11移动到工作位置,而未被选择的第一组合件的变形沉降片8、9的选针片、脱圈沉降片7的选针片11'和第二组合件的辅助选针片27没有被抓住,并保持在其静止位置。为简单起见,参考单枚选针片11,所述选针片11朝着中心轴线“X-X”推动相应的两枚推片10,使得推片10的片踵19在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内侧轨迹48中偏离,第三导向件46紧接在选针器24的下方。并且,推片10随着轨迹48依次推动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的片踵17沿着第二导向件42的过渡部分45之一运动,并进入第二导向件42的径向内侧轨迹44,并沿其预定的角度旋转。该旋转为沉降片座4和持针针筒2沿逆时针方向(图14)。
[0232] 在此运动过程中,首先从线圈制造处的送纱系统开始,然后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沿中心轴线“X-X”径向移动,而将针3保持在降低位置,然后保持在此前进位置。
[0233] 因此,推片10通过随着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内侧轨迹48运动,而回到所述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外侧轨迹47,并且将选针片11推回到静止位置。当一对变形沉降片8和9到达线圈制造处的送纱系统时,由于线圈被加载到片鼻16上而不是各自的脱圈沉降片7的片颚13上,所以形成了具有细长的线圈的扩展线圈(网孔面料)。
[0234] 在沉降片座4和持针针筒2沿顺时针方向的后续旋转期间(图15),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的片踵17沿着第二导向件42的径向内侧轨迹44的一部分运动,然后通过移动三角51在第二导向件42的径向外侧轨迹45上再次偏离。在此行进过程中,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径向远离中心轴线“X-X”移动然后将其保持在此位置,同时将针3升起到抽出位置,以拾取片鼻16上的扩展线圈的纱线。
[0235] 为了在面料上制作毛圈线圈(图16),控制单元命令选针器24,使其将刀片50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然后反之亦然,让持针针筒2和沉降片座4在编程的角度位置中移动,以便抓住特定的第一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7的特定的选针片11',和/或特定的第二组合件的特定的辅助选针片27。变形沉降片8、9的选针片、其他脱圈沉降片7的选针片11'和其他第二组合件的辅助选针片27没有被抓住并保持在它们的静止位置。
[0236] 为了简单起见,参考单个辅助选针片27,所述辅助选针片27朝着中心轴线“X-X”推动相应的辅助推片26,使得推片26的片踵33在第三导向件46的径向内侧轨迹48中偏离,第三导向件46紧接在选针器24的下方。并且,推片26随着轨迹48依次推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25。在辅助脱圈沉降片25位于第一导向件39的最宽部分之一中时,施加径向推动力,并将辅助脱圈沉降片25移动到第一导向件39的第二轨迹41上。即,当如上所述制造平针线圈时,预期辅助脱圈沉降片25径向进入仅第一导向件39的三角。因此,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毛圈片鼻31与一对针3配合(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此不再进一步描述),以形成毛圈线圈。当沉降片座4沿顺时针方向(如图16所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能够实现该操作模式。
[0237] 从结构和功能的观点来看,本发明具有重要的优点。
[0238] 实际上,通过对命令选针器的控制单元进行编程,能够很容易地使所需的选针片和/或辅助选针片工作,从而制造出具有最不同特征的复杂的网孔面料和/或毛圈针织面料。
[0239] 同时存在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用于制作毛圈线圈,与放置在变形沉降片旁边的传统脱圈沉降片,具有交替运动的可能性,用于在同一台针织机上以高灵活性和高灵活性制造平纹、毛圈和网孔针织面料。
[0240] 本发明的针织机还允许高速地制造网孔面料和/或毛圈线圈以及其他类型的图案,从而显着减少更加复杂和繁琐的管状针织面料的制造时间。
[0241] 放置在变形沉降片8、9旁边的所述辅助沉降片25和传统脱圈沉降片7的控制元件使得所述沉降片彼此非常靠近地放置,从而使针织机紧凑。实际上,由于选针片11、27不直接作用在变形沉降片8、9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上,而是通过使推片10、26的轨迹偏离,推片10、26又推动变形沉降片8、9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来运行,选针片11、27以及选针器24能够保持与针3和形成线圈的区域有一段径向距离,且变形沉降片8、9、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可沿周向彼此靠近地移动。
[0242]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这种针织机相对简单,因此易于维护。
[0243] 此外,由于许多元件是相似或相同的(例如,推片和辅助推片、选针片、脱圈沉降片和辅助脱圈沉降片、左右侧变形沉降片),因此它们的制造成本能够保持较低,从而对针织机的整体制造成本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