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基工程夯实设备。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在建筑施工程的地基施工前,需要对地基的地面进行夯实处理,以提高地面的紧实度,对地面进行夯实能够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不会出现地面塌陷等现象。现有技术中的地
基夯实大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人工夯实,此种适用于小规模地基夯实;第二种为机器夯实,此种适用于大规模地基夯实。
[0003] 申请号为20172182527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夯实装置,此专利利用转动轴带动支撑架转动进一步带动夯实块对地基进行夯实,解决了夯实装置转向困难的问
题。但此专利存在以下缺陷:1、此专利通过液压缸带动连接杆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夯实装置工作;液压缸输出轴的运动为等速运动,液压缸带动夯实装置下降时,夯实装置对地面的力即为液压缸输出轴的力,所以导致夯实装置的输出力较小,不能有效的对地面进行夯实;2、夯实块位于装置的最前端,由于夯实装置较重,所以导致装置整体协调性较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1] 实施例1
[0022] 如图1-4所示,一种地基工程夯实设备,包括底板1、第一侧板4、夯实块6、连杆装置、弹簧10和滑座12,滑座12固定在底板1的顶面并贯通至底板1的底面,夯实块6滑动连接在滑座12内;第一侧板4固定在底板1的顶面,连杆装置包括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的一端和夯实块6相铰接,另一端和第二连杆8的底端相铰接,第二连杆8的顶端铰接在第一侧板4上,第一连杆7和夯实块6的铰接点以及第二连杆8和第一侧板4的铰接点在同一
铅垂面内;弹簧10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侧板4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的铰接处,弹簧10在自然长度时,夯实块6和地面相接触;夯实块6上升,压缩或拉伸弹簧10,弹簧10复原,夯实块6夯实地面。
[0023] 本发明是利用夯实块6自身的重力以及弹簧10的弹力对地面进行夯实,下面结合图4所示的受力简图对本发明的受力状况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设弹簧10在变形时的弹力
为F2,第一连杆7与铅垂面的夹角为θ。弹簧10处于原始状态时,此时如图2所示,向左拉动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使弹簧10伸长,此时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运动,第一连杆7和铅垂面之间的角度在增大。松开第一连杆7或第二连杆8时,在夯实块6自身的重力以及弹簧10的弹力下,夯实块6下降,对地面进行夯实。夯实块6对地面的力为F=mg+F2/tanθ,夯实块6在下降时,第一连杆7和铅垂面的夹角逐渐减少,tanθ趋于无穷小。所以夯实块6对地面有一个很大的力。本发明通过连杆结构和夯实块6之间的连接,利用连杆和夯实块6之间的角度变化,使夯实块6对地面有个较大的力,并通过弹簧10进一步增加夯实块6对地面的力,使夯实块6能有效的对地面进行夯实,保证了夯实效果。
[0024] 进一步的,底板1的形状为长方形板,滑座12固定在底板1的中间处,即滑座12左右两侧的底板的长度大致相同。此种设计能够保证本装置的稳定性,在使用时,不会因为夯实块6的质量较重而导致装置整体不平衡的现象。
[0025] 滑座12和底板1焊接连接,滑座12和底板1的材质均为高强度合金钢。底板1材质的选择需要保证能够支撑装置的整体强度。滑座12和夯实块6滑动连接,所以滑座12也需要一定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滑座12上设有滑槽,夯实块6上一体成型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具体的,滑座12为圆形或方形,同样的与之相适配的夯实块6则选择相对应的形状。
滑座12上设有滑槽,滑槽则设置成简单的长方形滑槽,此处的滑槽则没有选择“凹”字形滑槽、燕尾槽形滑槽等限位滑槽,长方形滑槽结构简单,由于夯实块6的质量较大,夯实块6和滑座12之间的摩擦较大,若滑槽设计成限位滑槽,则容易导致其损坏。
[0026]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0的左端铰接在第一侧板4上,右端和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的铰接处连接,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的铰接处的左侧还连接有钢丝绳9,拉动钢丝绳9使
夯实块6上升。钢丝绳9连接在铰接处的左侧相比连接在右侧具有能使夯实块6下降时对地
面的力更大。
[0027]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顶面的右端还固定有把手装置3,把手装置3包括左把手架31、右把手架32和连接把手33,连接把手33连接在左把手架31和右把手架32之间,连接把手
33上设有连接孔34。底板1顶面的左端还固定有第二侧板5,第二侧板5上连接有第一滚轮
11,钢丝绳9绕过第一滚轮11并贯穿连接孔34。具体的,钢丝绳9从第一滚轮11的底端绕过从第一滚轮11的上端向右布置,钢丝绳9穿过连接把手33上的连接孔34,钢丝绳9的末端并连
接有把手13。
[0028]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底面连接有脚轮2,脚轮2为万向轮,能够沿任意方向移动。夯实块6的材质为铸铁,夯实块6的质量大致为20千克。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顺利的将夯实块6提起。
[0029] 具体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装置3推动装置整体向前移动,移动停歇过程中进行对地面的夯实。夯实时,手动拉动钢丝绳9右端的把手13,使夯实块6上升,松开把手13,夯实块6在自身的重力以及弹簧10的弹力下下降,对地面进行夯实。本装置结构简单,且通过连杆装置的设计使夯实块6下降时对地面产生较大的夯实力,并通过弹簧
10对力进一步加强,保证了夯实块6对地面的夯实效果。
[0030] 实施例2
[003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采用的动力不同,实施例1采用的是人力拉动,适用于装置中蓄电池没电,或需要夯实力较小的一些地基工程场所。本实施例采用电力驱动,解放了人力,且能够提供较大的夯实力。夯实力大小主要是因为本装置更换了质量较大的夯实块6。具体重量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0032]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滚轮15,钢丝绳9和第二滚轮15相连接。具体的,电机14固定在底板1上,电机14选用伺服电机,底板1上还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为伺服电机提供电量。使用时,控制开关开启,伺服电机转动的形式为转动一定的圈数后停止一定的时间然后在继续转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
上连接有第二滚轮15。钢丝绳9和第二滚轮15相连接,电机14转动带动钢丝绳9运动,提升夯实块6,电机14停止转动时,夯实块6下降,对地面进行夯实。
[003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4]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