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康复护理床

康复护理床有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临床护理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护理床。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前述的康复护理床也可称医用护理床,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康复护理床的技术信息,如CN103156743B推荐有“组合式护理床”,该专利的积极意义是:在固定床体上设置活动靠背,从活动靠背外向床尾一侧即从人体的臀部位置起设置能与床体分离的轮椅,使护理床兼有轮椅的作用而满足被护理者移动到室外活动,到餐厅吃饭,到浴室洗澡,可坐着大小便等等。又如CN101978939B提供有“医用 折叠护理床”,该专利能将护理床完全折叠而有助于方便运输、存放等,具体是将左架以及右架分别与中间基架铰接,但是由于折叠后的状态呈π形,即由两端相向朝着中部折叠,又由于这种折叠方式并不属于高度方向的压缩式折叠范畴,因而折叠后的体积仍相对较大。再如CN101461751B介绍有“可升降式医用护理床”,该专利通过冂字形支撑架将床框与底座铰接而得以实现快捷升降。进而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405314B揭示的“自动折叠电动多功能护理床”,该专利能体现与前述CN101978939B的异曲同工多效,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06至0008段。
[0003] 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结构上的原因而无法满足自上而下的扁平的层叠化压缩折叠要求,因而折叠后的体积不足以小至人们期望的尽可能减少对空间占用的程度;其二,由于在将折叠状态演变为使用状态的过程中需要由人为参与将两个底架(如CN101978939B所称的右架及左架;又如CN103405314B所称的上身床体和下身床体)展开,因而使用前的展开较为麻烦并且通常需要两人的协同;其三,由于结构相对复杂,因而不仅制造麻烦,而且有失经济性。鉴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4]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除特别说明的外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25]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底架1 和位于底架1 的上方的一床架2;示出了一升降外撑架3和一升降内撑架4,升降外撑架3的左端与前述底架1的左端铰接,而升降外撑架3的右端与前述床架2的右端滑动配合,升降内撑架4对应于升降外撑架3内,该升降内撑架4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床架2的左端,升降内撑架4的中部与升降外撑架3铰接,而升降内撑架4的右端与前述底架1的右端滑动配合;示出了一翻转背架5,该翻转背架5的左端移动地与前述床架2的中部连接,而翻转背架5的右端构成为自由端;示出了一翻转脚架6,该翻转脚架6对应于翻转背架5的左侧并且该翻转脚架6的右端与前述床架2的中部铰接,而翻转脚架6的左端与床架2的左端升降连接;示出了一撑架升降驱动机构7,该撑架升降驱动机构7连接在前述升降外撑架3的左端与前述升降内撑架4的中部之间;一翻转背架升降驱动机构8,该翻转背架驱动机构8连接在前述床架2的中部与前述翻转背架5的左端之间;一翻转脚架驱动机构9,该翻转脚架驱动机构9连接在前述床架2的中部与前述翻转脚架6的中部之间,其中:前述升降内、外撑架4、3彼此形成×形的连动关系。
[0026] 继续见图1,前述的底架1由底架前纵管11、底架后纵管12、底架左横管13以及底架右横管14组成,底架前、后纵管11、12彼此在长度方向保持前后并行,底架左横管13的前端与底架前纵管11的左端固定,而底架左横管13的后端与底架后纵管12的左端固定,并且在底架左横管13的前端以及后端的下部各设置有一带有刹车装置的底架左万向轮131,在底架前纵管11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升降内撑架前导轨111,该升降内撑架前导轨111的右端探出底架前纵管11的右端端面,在底架后纵管12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升降内撑架后导轨121,该升降内撑架后导轨121的右端探出底架后纵管12的右端端面,底架右横管14的前端与升降内撑架前导轨111的右端固定,而底架右横管14的后端与升降内撑架后导轨121的右端固定,并且在底架右横管14的前端以及后端的下部各设置有一带有刹车装置的底架右万向轮141。
[0027] 由图1所示,在前述底架前纵管11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升降外撑架3的左端的位置构成有一底架前纵管缺口112,而在前述底架后纵管12的左端并且在同样对应于升降外撑架3的左端的位置构成有一底架后纵管缺口122,该底架后纵管缺口122与前述的底架前纵管缺口112相对应,并且在对应于底架前、纵管缺口112的位置固定有一底架前纵管连接座1121,而在对应于底架后纵管缺口122的位置固定有一底架后纵管连接座1221,前述升降外撑架3的左端在对应于底架前纵管缺口112以及底架后纵管缺口122的位置与前述底架1的左端铰接;前述升降内撑架4的右端具有一升降内撑架滑动横梁42,该升降内撑架滑动横梁42的前端与前述升降内撑架前导轨111滑动配合,而后端与前述升降内撑架后导轨121滑动配合。
[0028] 继续见图1,前述床架2由床架前纵管21、床架后纵管22、应酬架左横管23以及床架右横管24组成,床架前、后纵管21、22彼此在长度方向保持前后并行,并且在该床架前纵管21的中部与床架后纵管22的中部之间固定有一床架第一中间横管Ⅰ25以及一床架第二中间横管Ⅱ26,该床架第一中间横管Ⅰ25以及床架第二中间横管Ⅱ26彼此左右对应,床架左横管
23固定在床架前、后纵管21、22的左端之间,而床架右横管24固定在床架前、后纵管21、22的右端之间,前述升降外撑架3的右端在对应于前述床架第二中间横管Ⅱ26与床架右横管24之间的位置同时与前述床架前纵管21以及床架后纵管22的右端滑动配合;前述升降内撑架
4的左端在对应于前述床架第一中间横管Ⅰ25与床架左横管23之间的位置同时与前述床架前纵管21以及床架后纵管22的左端铰接;前述翻转背架5的左端在对应于前述床架第二中间横管Ⅱ26的右侧的位置移动地与前述床架前纵管21以及床架后纵管22的中部连接;前述翻转脚架6的右端在对应于前述床架第一中间横管Ⅰ25的左侧的位置同时与前述床架前纵管21以及床架后纵管22的中部铰接;在前述翻转背架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翻转背架连接管54,前述的翻转背架升降驱动机构8连接在前述床架第二中间横管Ⅱ26与翻转背架连接管54之间;前述翻转脚架6的中部是断开的,在该断开的位置通过翻转脚架铰接架61铰接连接,前述翻转脚架驱动机构9连接在翻转脚架铰接架61与前述床架第一中间横管Ⅰ25之间,其中,翻转脚架6的左端与前述床架前纵管21的左端以及床架后纵管22的左端升降连接。
[0029] 继续见图1,在前述升降外撑架3的左端固定有一升降外撑架转轴31,该升降外撑架转轴31的前端在对应于前述底架前纵管缺口112的位置与开设在前述底架前纵管连接座1121上的转轴孔11211转动连接,而升降外撑架转轴31的后端在对应于底架后纵管缺口122的位置与开设在前述的底架后纵管连接座1221上的转轴孔(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在前述升降内撑架4的中部构成有一升降内撑架支撑管41,前述的撑架升降驱动机构7连接在前述升降外撑架转轴31与前述升降内撑架支撑管41之间,前述升降外撑架3的中部前侧以及中部后侧各通过撑架铰接销轴32分别与前述升降内撑架4的中部前侧以及中部后侧铰接,以保障升降内、外撑架4、3彼此形成×字形的关系。
[0030] 继续见图1,前述的撑架升降驱动机构7包括一撑架升降电动推杆驱动电机71和一撑架升降电动推杆72,撑架升降电动推杆驱动电机71与撑架升降电动推杆72传动配合并且由撑架升降电动推杆72连同撑架升降电动推杆驱动电机71连接在撑架升降电动推杆连接座721上,而该撑架升降电动推杆连接座721固定在前述的升降内撑架支撑管41的中部,撑架升降电动推杆72的撑架升降电动推杆柱722的末端与撑架升降电动推杆柱铰接座7221铰接,而该撑架升降电动推杆柱铰接座7221同时与前述升降外撑架3的右端的升降外撑架左横管34的中部以及前述升降外撑架转架31的中部固定。
[0031] 继续见图1,在前述床架前纵管21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升降外撑架横梁前导轨211,而在前述床架后纵管22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前导轨211的位置固定有一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后导轨221,在前述升降外撑架3的右端构成有一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33,该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33的前端与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前导轨211滑动配合,而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33的后端与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后导轨221滑动配合。
[0032] 在前述床架前纵管21的右端朝向前述床架后纵管2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床架第二中间横管Ⅱ26的前端右侧的位置开设有一翻转背架前导销滑槽212,而在床架后纵管22的右端朝向床架前纵管21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翻转背架前导销滑槽212的位置开设有一翻转背架后导销滑槽222,前述翻转背架5的前侧左端以及后侧左端各通过翻转背架滑动导销51分别与翻转背架前导销滑槽212以及翻转背架后导销滑槽222滑动配合,其中,在翻转背架5的前侧中部配设有一翻转背架前支撑板52,而在翻转背架5的后侧中部配设有一翻转背架后支撑板53,翻转背架前支撑板52铰接在翻转背架5的前侧中部与前述床架前纵管21之间,翻转背架后支撑板53铰接在翻转背架5的后侧中部与前述床架后纵管22之间。
[0033] 继续见图1,前述升降内撑架4的左端具有一升降内撑架左支承轴43,该升降内撑架左支承轴43对应于前述床架左横管23的右侧并且该升降内撑架左支承轴43的前端通过升降内撑架左支承轴前轴座431枢置在前述床架前纵管21的左端,而升降内撑架左支承轴43的后端通过升降内撑架左支承轴后轴座432枢置在前述床架后纵管22的左端。
[0034] 前述的翻转背架升降驱动机构8包括一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驱动电机81和一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82,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驱动电机81与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82传动配合并且由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82连同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驱动电机81连接在翻转级架升降电动推杆连接座822上,而该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连接座822固定在前述床架第二中间横管Ⅱ26的中部,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82的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柱821的末端与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柱铰接座8211铰接,而该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柱铰接座8211固定在前述翻转背架连接管54的中部。
[0035] 继续见图1,前述翻转脚架铰接架61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在于前述断开的位置通过翻转脚架铰接架销轴611与前述翻转脚架6铰接连接.前述的翻转脚架驱动机构9包括一翻转脚架电动推杆驱动电机91和一翻转脚架电动推杆92,翻转脚架电动推杆驱动电机91与翻转脚架电动推杆92传动配合并且由翻转脚架电动推杆92连同翻转脚架电动推杆驱动电机91连接在翻转架电动推杆连接座922上,而该翻转脚架电动推杆连接座922固定在前述床架第一中间横管Ⅰ25的中部,翻转脚架电动推杆92的翻转脚架电动推杆柱921的末端通过推杆柱连接头9211与前述翻转脚架铰接架61的中部连接。
[0036] 在前述床架前纵管21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床架第一中间横管Ⅰ25的前端左侧的位置开设有一翻转脚架前销轴孔213,而在前述床架后纵管22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床架第一中间横管Ⅰ25的后端左侧的位置开设有一翻转脚架后销轴孔223,翻转脚架前、后销轴孔213、223彼此对应;在前述翻转脚架6的右端前侧固定有一翻转脚架前销轴62,而在翻转脚架6的右端后侧固定有一翻转脚架后销轴63,翻转脚架前销轴62与前述翻转脚架前销轴孔213转动配合,翻转脚架后销轴63与翻转脚架后销轴孔223传动配合;在翻转脚架6的左端前侧铰接有一翻转脚架前升降滑轨65,而在翻转脚架6的左端后侧铰接有一翻转脚架后升降滑轨64,翻转脚架前升降滑轨65还与前述床架前纵梁21的左端铰接,而翻转脚架后升降滑轨64还与前述床架后纵梁22的左端铰接。
[0037] 继续见图1,在前述床架前纵管21的中部前侧固定有一前护栏左铰接座214,而在床架前纵管21的右端前侧固定有一前护栏右铰接座215,在前护栏左、右铰接座214、215之间铰接有一床架前护栏27;在前述床架后纵管22的中部后侧固定有一后护栏左铰接座224,而在床架后纵管22的右端后侧固定有一后护栏右铰接座225,在后护栏左、右铰接座224、225之间铰接有一床架后护栏28;在床架前纵管21的右端后侧固定有一床架前纵管吊架管插座216,在床架后纵管22的右端前侧并且在对应于床架前纵管吊架管插座216的位置固定有一床架后纵管吊架管插座226,在该床架后纵管吊架管插座226或床架前纵管吊架管插座
216上插拔配设有一吊架管29,在该吊架管29的上端设置有一吊具291,该吊具291的功用是供被护理者(即患者)握捏拉拽,帮助必要的功能锻炼。
[0038] 请参见图2,由于前述翻转脚架后升降滑轨64的结构是与前述翻转脚架前升降滑轨65的结构相同的并且属于常规技术范畴,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CN103405314B(自动折叠电动多功能护理床),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翻转脚架前升降滑轨65作简要说明,该翻转脚架前升降滑轨65包括一横截面形状呈[字形的滑条导架651、一滑条652和一簧片653,滑条导架651朝向翻转脚架6的一端(如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通过滑条导架销轴6511与翻转脚架6铰接,在该滑条导架61上间隔开设有齿槽6512,滑条652的一端(如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与滑条导架651的滑条导架腔6513滑动配合,而滑条652的另一端(如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通过滑条销轴6521与前述的床架前纵管21铰接,簧片653的一端(如图2所示的右端)通过簧片固定螺钉6531与滑条652背对滑条导架腔6513的一侧固定,而簧片653的另一端(如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固定有一球头销6532,该球头销6532与开设在滑条652上的球头孔6522相对应并且与前述的齿槽
6512相配合。
[0039] 请参见图3,由于前述的床架前纵管吊架管插座216的结构是与前述的床架后纵管吊架管插座226的结构相同的,又由于具有机动性的前述吊架管29既可插置于床架前纵管吊架管插座216,也可插置于床架后纵管吊架管插座226,因而假设吊架管29插置于后者,那么,由图3所示,在床架后纵管吊架管插座226上开设有吊架管插孔2261,并且在吊架管插孔2261的孔壁上设有限位销角度调整插腔22611。作为回报,在前述吊架管29的下端焊固有一吊架管限位销292,当吊架管29插入吊架管插孔2261后,前述的吊架管限位销292与限位销角度调整插腔2611相配合,避免吊架管29出现转动情形。前述的吊具291通过吊绳2911与吊架管29的上端连接。由图1所示,整个吊架管29大体上呈7字形的构造。
[0040]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撑架升降电动推杆驱动电机71的工作下,带动撑架升降电动推杆72的撑架升降电动推杆柱722向外伸展即向撑架升降电动推杆72外伸展,使升降外撑架3的右端的前述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3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循着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前导轨211以及升降外撑架滑动横梁后导轨221向左滑动,与此同时,使升降内撑架4的右端和升降内撑架滑动横梁4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沿着前述的升降内撑架前导轨111以及升降内撑架后导轨121向左滑动,由于升降内、外撑架4、3的中部是彼此铰接的,因而在前述过程中,升降内、外撑架4、3同步向上升起,带动床架2上升并呈图4所示状态。接着由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将床架前、后护栏27、28扳展至图4所示的状态。
[0041] 请参见图5,当要使翻转背架5自图4的水平状态翻转至图5的倾斜状态时,那么由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驱动电机81工作,使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82的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柱821向右即向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82外伸展,使翻转背架5的左端的前述两个翻转背架滑轨导销51同时循着翻转背架前导销滑槽212以及翻转背架后导销滑槽222向右滑移,从而使翻转背架5呈图5所示的状态,翻转背架5的倾斜角度的大小取决于翻转背架升降电动推杆柱821向右伸展的程度大小。大体上与前述雷同的原理,在翻转脚架电动推杆驱动电机91的作用下,使翻转脚架6呈图5所示的∧字形的状态,患者的小腿与大腿呈弯曲的状态搁置在翻转脚架6上。
[0042] 请参见图6,在图5状态下通过手动方式将翻转脚架6的左端(以前述翻转脚架铰接架61为界)向上扳起,并在翻转脚架前、后升降滑轨64、65的作用下,使翻转脚架呈由图6所示的整体向右倾斜的状态,患者的大腿以及小腿倾斜搁置在翻转脚架6上。
[0043] 请参见图7,与前述对图4相反的操作顺序,使本发明的升降内、外撑架4、3、床架2呈图7所示的叠层化折叠状态支承于底架1上。
[0044]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