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编机和用于制造经编织物的方法

经编机和用于制造经编织物的方法有效专利 发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其带有织针、导纱针(Legenadel)和沉降片组件(Platinenanordnung),沉降片组件带有脱圈棱(Abschlagkante)和夹压器(Niederhalter),其中,织针、导纱针和沉降片组件在宽度方向上相应彼此并排布置。
[0002]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经编织物的方法在其中由导纱针相对于织针引导纱线片(Fadenschar)的纱线,其中,在线圈(Masche)脱圈之后沉降片刺入纱线片中。

相关背景技术

[0003] 不同结构类型的经编机区别尤其在于织物抽取(Warenabzug)的方向。如果织物、即所产生的经编织物相对于所输送的纱线近似直线地或以较大的钝角被抽取,那么当织针在新的成圈过程中上升时被抽取的经编织物将线圈保持在织针上,以便将经纱容纳在其头部中。在这样的尤其在拉舍尔机器中所使用的织物抽取的情况下,产生相对较硬的经编织物,其例如在穿戴时使皮肤不舒适。
[0004] 如果经编织物的抽取相对于所输送的经纱在较小的角度下实现(如这例如在特里科经编机(Kettenwirkautomaten)中是这种情况),那么必须将线圈固定,以便织针可上升,而不携带线圈。在该情况中使用所谓的握持-脱圈沉降片(Einschliess-Abschlagplatine),其具有脱圈棱、握持喉((Einschlusskehle))和夹压器。当织针上升时,夹压器引起线圈在其针背垫纱(Unterlegung)处被固定在织针的柄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图1a和1b示意地示出了经编机的部件,即导纱针1(其在此构造为眼子针且引导纱线2)、织针3(其也被称为“工作针”)、脱圈沉降片4和夹压器5。
[0022] 图1a示意性地示出了脱圈。这里假定在同样未示出的经编机主轴的0°的转角的情况下脱圈。
[0023] 图1b示出了相对于图1a略微改变的经编机的部件的实施形式。
[0024] 在根据图1a的设计方案中,握持喉7构造为脱圈沉降片4的部分。在根据图1b的设计方案中握持喉7构造在夹压器5处。通过脱圈沉降片4与夹压器5共同作用那么可在织针3上升时实现所期望的握持。
[0025] 在成圈过程中使织针3(针对图1a和1b的图示)来回运动。使导纱针1(同样针对图1a和1b的图示)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并且在其间两次垂直于绘图平面运动。使脱圈沉降片4和夹压器5在双箭头6的方向上运动。夹压器5形成与脱圈沉降片4分离的构件,其中,脱圈沉降片4被用于线圈的脱圈和握持功能并且除了在双箭头6的方向上运动之外还可使夹压器5垂直于绘图平面运动。对此所使用的夹压器驱动器未详细示出。其例如可类似于梳栉(导纱针1固定在其处)的驱动器布置在相应的梳栉的端部处并且通过凸轮盘等作用到梳栉(其承载夹压器5)上。
[0026] 图2以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第二步骤。该第二步骤涉及“握持”,其例如在主轴的40°旋转角的情况下发生。
[0027] 在线圈脱圈之后,不仅使脱圈沉降片4而且使夹压器5横向于经编机的宽度方向运动。该运动被称为“向前”。夹压器刺入由多个纱线2形成的纱线片中。脱圈沉降片4以其握持喉7推动线圈向前。通过该前移,产生沉降线圈。脱圈沉降片4与夹压器5一起向前和向后运动,即横向于宽度方向在箭头8的方向上。在图3中附加地示出了用于所谓的“握持”的尺寸9。该尺寸由在握持喉7与针3的背部(即针3的面向握持喉7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得出。
[0028] 如可在图2中辨识出的那样,抽取方向10与脱圈沉降片4和夹压器5的运动(其由箭头8示出)大约相同。抽取方向10相对于纱线2的中间的输送方向大约成直角伸延。该角度也可大于90°。但是该角度无论如何小于180°。相应地,不由于抽取而构造拉力到线圈上(该拉力将导致严重硬化)。
[0029] 在图2中还辨识出织针的针肚(Brustanstieg)11和织针的头部12。织针12在此构造为带有滑块17的复合针(Schiebernadel)。
[0030] 图4示出了在成圈时的第三步骤,针背垫纱的挤出(Verdraengen)。
[0031] 一旦夹压器5刺过纱线片2,其被侧向偏移织针3的至少一个针距。之前、即在起始位置中夹压器5同样位于在两个织针3之间的针间空隙中,即在与脱圈沉降片4相同的位置中。通过夹压器5的该偏移运动,缘饰的针背垫纱被挤出并且位于织针3的柄上的线圈被压向上升的织针3的针肚11(见图2)。带有纱线的挤出和由此造成的暂时的针背垫纱的夹压器5的偏移可为一个或多个针距。在该过程中,然而不一定产生线圈排彼此的横向连接。夹压器的偏移运动通过箭头14示出。相反,脱圈沉降片4在宽度方向上留在其原始位置中。
[0032] 图5示出了第四步骤,在该步骤中实现针前垫纱(Ueberlegung)。在针前垫纱期间,夹压器5继续保持针背垫纱在位置上。在织针3周围的线圈13即被压在织针3的柄上。
[0033] 图6示出了第五步骤,在该步骤中织针3下降。在织针3下降时、即在从上向下运动时,夹压器5向后运动(关于图6垂直于绘图平面)。挤出被消除。针背垫纱被释放。可使线圈13脱圈。对此,脱圈沉降片4可具有附加的脱圈装置15。如果线圈13在脱圈时不与脱圈沉降片4相交(见图6),那么脱圈装置15尤其是有利的。对此可设置成,脱圈装置15桥接在脱圈沉降片4之间的空隙。
[0034] 因为脱圈沉降片4布置在与缘饰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可在脱圈沉降片4上通过脱圈装置15提供横向连接,在该横向连接处可使待脱圈的线圈13靠向新形成的线圈。图7以侧视图示出了该步骤。使夹压器5与脱圈沉降片4一起往回运动,即沿着箭头16。该运动可共同地实现。在此与滑杆17一起示出的织针3可被拉过“旧的”线圈13。
[0035] 因为线圈不必被在织物抽取处较高的拉力保持在织针3的柄上、而是由夹压器5来保持,可产生带有相对小的张力的经编织物。这导致,还可以较细的纱工作,其具有受限的抗拉强度。
[0036] 相应地,例如也可产生迄今仅可在拉舍尔机器上制造的花边。这样的花边以高的张力来产生并且相应地摸起来相对硬。在应用可侧向、即在宽度方向上运动的夹压器5的情况下,现在可来制造张力明显更小的经编织物(也作为花边)。
[0037] 如上面所提及的那样,为了挤出纱线夹压器5的偏移运动可为织针3的一针距或者也可为织针3的针距的整数倍。该隔距与夹压器5的隔距以及与脱圈沉降片4的隔距一致。只要夹压器5可无碰撞地在织针3之间运动,不必精确地遵循该隔距。
[0038] 如尤其可在图4到6中辨识出的那样,通过夹压器5的侧向偏移引起在导纱针1与织针3之间的直线的干扰。如尤其可在图4中辨识出的那样,由此得到纱线2的中间段(Zwischenstrecke)18,其形成人工针背垫纱。
[0039] 脱圈装置15尤其被用以能够使缘饰脱圈。
[0040] 握持尺寸9是对于在经编织物中的张力的标准。可生产相对松弛的沉降线圈,这有利地影响了经编物的触感。
[0041] 通过纱线2的侧向偏移(其由夹压器5引起)产生人工的针背垫纱,从而也可利用经编机生产相对松弛的缘饰。

当前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