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该电机例如被收纳在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送风单元的鼓风机盒体等具有空气流动的通路的盒体中,用于驱动风机等规定的空调设备。
相关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作为车辆用空调装置或面向混合动力汽车的换气装置的送风机用驱动电机,要求比以往产品小型且具有高性能的产品。与此相应地,要求开发防水性和散热性优良、沿送风机的旋转轴的轴向的尺寸小且能够谋求抑制制造成本的驱动电机。
[0003] 在这方面,已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具有无刷电机的车载用送风机。该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载用送风机具有:使送风风机旋转的无刷电机;与所述无刷电机的金属制外壳一体地形成的散热片;为了在该散热片周围产生空气流而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上的辅助叶片;与所述外壳紧密接触地安装的驱动构件。其课题是提高电机用的驱动构件的冷却能力、缩小送风机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并且削减零件个数来谋求削减制造成本。
[0004] 另外,已知存在如下情况:例如在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送风单元中选择外界空气导入模式而从车室外进行空气导入的情况下,当为雨天时,雨水成为雾状并与外界空气一起被引入送风机内,若水滴附着在内置于驱动电机的电枢等电机相关设备上,则会产生电枢等电机相关设备的绝缘不良、或者构成部件生锈等不良情况。
[0005] 对此,如专利文献2所示,已公知有具有如下结构的电机:在叶轮的轴套部及从该轴套部延伸的锥部的下方,由自旋转轴以打开的伞状延伸的金属制壳体和能够封闭该壳体的下方开口的非金属制(例如树脂制)的底板形成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内收纳电枢,而且,壳体和底板通过将形成在周缘上且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彼此相匹配地通过螺钉固定,从而以牢固且紧密接触的状态将所述壳体和底板固定。
[0006] 而且,还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3所示的无刷电机,该无刷电机并非用于应对车辆用空调装置用的送风单元而用于应对空调的室外机单元,该无刷电机具有在该空调室外机单元进水的情况下用于防止水分浸入至电机内部的结构。简略说明该无刷电机的防水结构。关于用于防水的包含定子等的筒状壳体,其由被旋转轴方向尺寸的大致中央的铅垂面分割成两部分的左右杯形壳体构成;关于左右的杯形壳体的接合面,在一个杯形壳体的面上设置突起部,在另一个杯形壳体的面上设置槽部,将突起部插入槽部并且在槽部和突起部之间夹设O形环,由此,能够以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的方式将左右的杯形壳体接合。
[0007] 而且,例如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送风单元用的驱动电机如专利文献4所示,通过适当切换作为磁回路构成部件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的磁力而使转子组件旋转,旋转轴也随之旋转,但在切换该磁力时,在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沿旋转轴径向的方向)产生磁振动。另外,在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送风单元用的驱动电机中,具有如下结构:在沿着旋转轴的轴向的一侧端安装有多翼风机等从动旋转部件,通过该从动旋转部件的旋转来引入空气并向规定的方向送风,但因引入的空气的流动和旋转轴的微妙偏心等各种主要因素,如所述专利文献4的图5所示,旋转轴的两端产生以磨研磨棒的方式画圆而进行旋转的运动(以下称为研磨运动(すりこぎ運動))。
[0008] 存在如上所述的磁振动及因研磨运动而导致的振动这两个振动分量时,驱动电机发出噪音,因此,为抑制这些振动,在上述专利文献4所示的无刷电机中,在其要求保护的范围中说明了具有如下结构:转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定子支承,并且定子的中央构件的下端部隔着防振构件被固定在电机支架上。而且,关于该专利文献4所示的无刷电机的防振构件的结构,根据上述专利文献4的发明的详细说明进行简略说明。该防振构件由硬度20至40的橡胶制成,且形成为具有通孔的大致圆筒状,该防振构件内周面的沿通孔轴向的方向上的中央部位的内径尺寸最小,并朝向两侧的开口侧临时扩径,在该防振构件外周面的沿通孔轴向的中央部位形成有环状的槽部。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91595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2-139473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04640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145300号公报
[0013] 但是,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载用送风机的无刷电机是通过在上部盒体的下侧设置下部盒体而形成控制电路基板收纳室,在该控制电路基板收纳室内收纳有控制电路基板,从而具有相比上部盒体而向下方鼓出的凸部,因此存在如下不良情况,即,该凸部成为向管道外突出的状态,与此同时必须将车载用送风机设置在管道上。
[0014] 而且,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载用送风机的无刷电机中,对从控制电路基板上的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片面向送风风机侧而配置,与此相应地存在如下不良情况,即,结构复杂化且无刷电机的制造成本也相对增高。而且,该专利文献1所示的无刷电机无论是否用于车载用送风机,都未充分采取防水对策,因此还存在无刷电机的构成部件容易生锈的不良情况。
[0015] 另外,专利文献2所示的车载用送风机的无刷电机是通过在上部盒体的下侧设置下部盒体而形成控制电路基板收纳室,在该控制电路基板收纳室内收纳有控制电路基板,从而具有相比上部盒体而向下方鼓出的凸部,因此存在如下不良情况,即,该凸部成为向管道外突出的状态,与此同时必须将车载用送风机设置在管道上。
[0016] 而且,专利文献2所示的车载用送风机的无刷电机中,对从控制电路基板上的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片面向送风风机侧而配置,与此相应地存在如下不良情况,即,结构复杂化且无刷电机的制造成本也相对增高。而且,该专利文献2所示的无刷电机无论是否用于车载用送风机,都未充分采取防水对策,因此还存在无刷电机的构成部件容易生锈的不良情况。
[0017] 而且,在使用上述专利文献4所示的防振构件的情况下,由于所述防振构件的结构相对复杂且具有特殊结构,所以存在如下不良情况,即,防振构件的制造成本相对增高,进而使用该防振构件的驱动电机的制造成本也相对增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96]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97] 图1所示的送风单元1例如为冷却未图示的蓄电池而被配置在蓄电池的下游侧,用于吸引并排出被蓄电池加热的空气。该送风单元是面向小风量的单元,具有:涡旋状的鼓风机盒体2、驱动电机3和多翼风机4。
[0098] 鼓风机盒体2由树脂等构成并具有:且具有一体或分体地设置有喇叭口5的开口部6的上侧壁7;以与该上侧壁7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的方式配置且形成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3的电机插入孔8的下侧壁9;以留有排出口11的方式连结上述上侧壁7和下侧壁9的外周缘而设置的外周壁10。外周壁10形成为以卷绕起始部10a为起点、从此处开始沿着多翼风机4的周向且距该多翼风机4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大的涡旋状。
[0099] 多翼风机4本身是公知的,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其具有:固定在驱动电机3的下述旋转轴12上的轴套部13;与该轴套部13连接的锥部14;沿旋转轴12的轴向竖立设置且沿锥部14的外周缘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叶片15。吸入口16成为被这些叶片15划分且与锥部14对置的结构,从吸入口16流入的空气沿锥部14被导向叶片15侧,并通过叶片15和叶片15之间的空间。
[0100] 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驱动电机3的电机主体部23具有:旋转轴12;轴套罩17;安装在轴套罩17的外周面上的定子组件18;控制基板19;转子组件20;外壳21;和凸缘22。
[0101] 其中,旋转轴12呈大致圆棒形状,通过将多翼风机4等从动旋转部件安装在长度方向的成为上端部侧的一侧端上,而使多翼风机4等从动旋转部件能够旋转。而且,旋转轴12经由轴承24、25能够旋转地被从下述结构的外壳21沿旋转轴12的轴向朝下方延伸的圆筒状轴套罩17支承。轴承24、25例如是滚珠轴承,由此能够通过轴承25抑制与风一起溅来的雨水浸入下述电机内部空间50。
[0102] 另外,在轴套罩17的沿旋转轴12的轴向延伸的外周面上,配置有定子组件18。该定子组件18由铁制的铁芯和在该铁芯的侧面外周面卷绕多圈的电枢绕组构成。
[0103] 而且,在旋转轴12上的与定子组件18相比而位于旋转轴12轴向的上侧的位置安装有转子组件20。该转子组件20与定子组件18在沿旋转轴12径向的方向上相对,转子组件20由磁轭26和与定子组件18的电枢绕组对置地设置在磁轭26的内侧面上的磁铁27构成。磁铁27例如是烧结铁素体制成的磁铁。
[0104]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驱动电机3通过由定子组件18产生的旋转磁场使转子组件20旋转,进而通过该转子组件20的旋转使旋转轴12旋转。
[0105] 另外,驱动电机3具有相对薄的板状的控制基板19,该控制基板19配置有进行通过电子开关对向定子组件18的电枢绕组供电的电流进行切换等控制的电子部件。更具体地说,控制基板19具有电容器28和晶体管等的散热部件29等。而且,控制基板29在该实施例中被配置在沿旋转轴12的轴向的方向上的与定子组件18及转子组件20相比更靠下端部侧的位置,电容器28和晶体管等的散热部件29也被配置在控制基板19的底面侧。
[0106] 外壳21构成为,在旋转轴12的靠轴套部13侧的端部附近且从该旋转轴12的周围沿旋转轴12的径向扩展的同时向旋转轴12的与轴套部1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延伸,并且外壳21的与轴套部13相反的一侧敞开,作为其整体形状呈打开的大致伞状,并且该外壳21形成为具有靠多翼风机4侧的第一开口和靠凸缘22侧的第二开口的筒状。另外,外壳21由导热性优良的原料例如以铝等金属为原料而形成。
[0107] 凸缘22能够封闭外壳21的与轴套部13相反的一侧的开口即第二开口,在其中央部位,凹陷部30朝向外壳21侧开口。该凹陷部30只要能够配置电容器28和晶体管等较小电子部件即可,例如是旋转轴12轴向上的尺寸为10毫米以下的微小空间。而且,凸缘22以聚丙烯(PP)树脂等树脂为原料而形成。而且,关于凸缘22,也可以由金属原料形成。
[0108] 而且,在图2及图4所示的驱动电机3中,同样地如图6(b)所示,形成有能够与外壳21的凸肩部21a的至少端部接合的凹部31,并且在凸缘22的凹陷部30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突起部32,在突起部32的顶部如图6(b)所示地形成有插入部32a。该突起部32的插入部32a能够插入在图6(a)所示的控制基板18的底面侧形成的插入孔33中,由此,如图2及图4所示,关于突起部32,能够形成为从凸缘22侧支承控制基板19的支柱。
[0109] 此外,在图5所示的驱动电机3中,凹陷部30和突起部32未图示,这是因为例如驱动电机3的截面位置与图2及图4所示的驱动电机3不同,图5所示的驱动电机3也与图2及图4所示的驱动电机3同样地具有凹陷部30及突起部32,通过将突起部32插入控制基板19的插入孔33中,从而从凸缘22侧支承控制基板19。
[0110] 因此,通过使用螺栓34将外壳21和凸缘22相互组装在一起,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在驱动电机3内形成电机内部空间35。该电机内部空间35内置了所述控制基板19和旋转轴12的至少与轴套部1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且在与控制基板19相比更靠上侧的空间部分,内置了所述定子组件18和转子组件20。而且,电机内部空间35主要利用凸缘22的凹陷部30在控制基板19的下方形成下方空间部分,在该下方空间部分配置有电容器
28和晶体管等的散热部件29。
[0111] 因此,在该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中,由于将以往的驱动电机的配置在凸缘22下侧的部件全部配置在凸缘22的上侧,所以不需要以往的驱动电机的安装在凸缘22下方的下部盒体,因此,如图1(b)、图2、图4及图5所示,驱动电机3的下侧形成大致平坦的形状,即使将送风单元1设置在管道上,也能够避免驱动电机3向管道外突出,从而能够提高送风单元1向车辆等搭载时的驱动电机3的布局性。而且,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驱动电机3的结构,与以往的驱动电机的下部盒体的厚度相应地,能够相对减小驱动电机3的沿旋转轴12的轴向的尺寸H1(如图1(b)所示)。
[0112] 而且,如图1(b)所示,该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的外壳21,其外表面暴露在送风单元1的送风路径36,而且,该外壳21如上所述地由导热性良好的原料例如铝等金属原料形成。由此,即使内置在外壳21中的控制基板19和定子组件18发热,由于外壳21的外表面(特别是其侧面外表面)暴露在送风路径36,所以这些控制基板19和定子组件18产生的热量被传递到导热性高的外壳21,而且,能够从外壳21的外表面散热,所以即使不使用散热器等散热装置,也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驱动电机3的散热。与此相应地,也能够实现因零件个数的削减而带来的送风单元1的制造成本的相对削减、驱动电机3以及送风单元1的进一步小型化。
[0113] 图7所示的送风单元1例如为冷却未图示的蓄电池而被配置在蓄电池的下游侧,用于吸引并排出被蓄电池加热的空气。该送风单元是面向大风量的单元,具有:涡旋状的鼓风机盒体2、驱动电机3和多翼风机4。
[0114] 鼓风机盒体2具有:由树脂等构成且具有一体或分体地设置有喇叭口5的开口部6的上侧壁7;以与该上侧壁7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的方式配置且形成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
3的电机插入孔8的下侧壁9;以留有排出口11的方式连结上述上侧壁7和下侧壁9的外周缘而设置的外周壁10。外周壁10形成为以卷绕起始部10a为起点、从此处开始沿着多翼风机4的周向且距该多翼风机4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大的涡旋状。
[0115] 多翼风机4本身是公知的,如图7、图8及图14所示,其具有:固定在驱动电机3的下述旋转轴12上的轴套部13;与该轴套部13连接的锥部14;沿旋转轴12的轴向竖立设置且沿锥部14的外周缘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叶片15。吸入口16成为被这些叶片15划分且与锥部14对置的结构,从吸入口16流入的空气沿锥部14被导向叶片15侧,并通过叶片15和叶片15之间的空间。
[0116] 如图7、图8及图14所示,驱动电机3的电机主体部23具有:旋转轴12;轴套罩17;安装在轴套罩17的外周面上的定子组件18;控制基板19;转子组件20;外壳21;和凸缘22。
[0117] 其中,旋转轴12呈大致圆棒形状,通过将多翼风机4等从动旋转部件安装在长度方向的成为上端部侧的一侧端上,而使多翼风机4等从动旋转部件能够旋转。而且,旋转轴12经由轴承24、25能够旋转地被从下述结构的外壳21沿旋转轴12的轴向朝下方延伸的圆筒状轴套罩17支承。轴承24、25例如是滚珠轴承,由此能够通过轴承24抑制与风一起溅来的雨水浸入后述的电机内部空间50。
[0118] 另外,在轴套罩17的沿旋转轴12的轴向延伸的外周面上,配置有定子组件18。在图8中示出了该定子组件18具有绝缘槽37、铁芯部38和电枢绕组39、40。绝缘槽37具有:位于沿旋转轴12的轴向的方向的上侧(凸缘22的相反侧)的上侧部位37a、和位于沿旋转轴12的轴向的方向的下侧(凸缘22侧)的下侧部位37b,在该绝缘槽37的上侧部位37a和下侧部位37b之间夹持有例如铁制的铁芯部38。而且,该绝缘槽37的上侧部位37a和下侧部位37b分别卷绕有多圈电枢绕组39、40。
[0119] 而且,在旋转轴12上的与定子组件18相比而位于旋转轴12轴向的下侧的位置安装有转子组件20。该转子组件20与定子组件18在沿旋转轴12径向的方向上相对,转子组件20由磁轭26和与定子组件18的铁芯部38对置地设置在磁轭26的内侧面上的磁铁27构成。磁铁27例如是烧结铁素体制成的磁铁。
[0120]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驱动电机3通过由定子组件18产生的旋转磁场使转子组件20旋转,进而通过该转子组件20的旋转使旋转轴12旋转。
[0121] 另外,驱动电机3具有控制基板19,该控制基板19配置有进行通过电子开关对向定子组件18的电枢绕组39、40供电的电流进行切换等控制的电子部件。控制基板19具有电容器、晶体管等的散热部件29等。而且,在图8中,控制基板19利用螺钉等固定部件41固定在定子组件18的绝缘槽37的上侧部位37a,并被配置在与定子组件18及转子组件20相比更靠沿旋转轴12轴向的方向上的上端部侧的位置。另外,在图14中,控制基板19利用螺钉等固定部件41固定在驱动电机3的外壳21的内侧面,并被配置在与定子组件18及转子组件20相比更靠沿旋转轴12轴向的方向上的上端部侧的位置。
[0122] 而且,在散热部件29的周围涂覆有硅润滑脂42。由此,散热部件29发出的热量通过硅润滑脂42被传递到下述的外壳21,并从该外壳21向外部散热。
[0123] 外壳21构成为,在图8、图14所示的旋转轴12的靠轴套部13侧的端部附近且从该旋转轴12的周围沿旋转轴12的径向扩展的同时向旋转轴12的与轴套部1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延伸,并且外壳21的与轴套部13相反的一侧敞开,作为其整体形状呈打开的大致伞状,并且该外壳21形成为具有靠多翼风机4侧的第一开口和靠凸缘22侧的第二开口的筒状。另外,外壳21由导热性优良的原料例如以铝等金属为原料而形成。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外壳21具有从其内表面中的第一开口附近的部位沿旋转轴12的轴向朝下方延伸的轴套罩17。
[0124] 凸缘22能够封闭外壳21的所述第二开口侧的部位,例如由聚丙烯(PP)树脂等形成,并且如图8、图14所示,在其中央部位,凹陷部30朝向外壳21侧开口。而且,该凹陷部30例如是轴向上的尺寸为10毫米以下的微小空间。另外,凸缘22也可以由铁等形成。而且,在图8中,凸缘22为将驱动电机3固定在其他装置、例如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送风单元1的鼓风机盒体2上,而具有从凸缘22向外侧延伸的伸出部43,在各伸出部43形成有通孔43a。此外,在图14所示的驱动电机3的凸缘22的伸出部43,虽然未图示,但同样地也可以形成用于将驱动电机3固定在送风单元1的鼓风机盒体2的通孔。
[0125] 因此,通过相互组装外壳21和凸缘22,如图8、图14所示,在驱动电机3内形成电机内部空间35。该电机内部空间35内置了所述控制基板19和旋转轴12中的至少与轴套部1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且在与控制基板19相比更靠下侧的空间部分内置了所述定子组件18和转子组件20。
[0126] 由此,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同样的作用效果。即,在该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中,将以往的驱动电机中的配置在凸缘22下侧的部件全部配置在凸缘22的上侧,从而不需要以往的驱动电机的安装在凸缘22下方的下部盒体,如图7(b)、图8及图14所示,驱动电机3的下侧能够采用大致平坦的形状,即使将送风单元1设置在管道上,也能够避免驱动电机3向管道外突出,从而能够提高送风单元1向车辆等搭载时的驱动电机3的布局性。而且,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驱动电机3的结构,与以往的驱动电机的下部盒体的厚度相应地,能够相对减小驱动电机3的沿旋转轴12的轴向的尺寸H2(如图7(b)所示)。
[0127] 而且,如图7(b)所示,该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的外壳21,其外表面也暴露在送风单元1的送风路径36,而且,该外壳21如上所述地由导热性良好的原料例如铝等金属原料形成。由此,即使内置在外壳21中的控制基板19和定子组件18发热,由于外壳21的外表面(特别是其侧面外表面)暴露在送风路径36,所以这些控制基板19和定子组件18产生的热量被传递到导热性高的外壳21,而且,能够从外壳21的外表面散热,所以即使不使用散热器等散热装置,也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驱动电机3的散热。与此相应地,也能够实现因零件个数的削减而带来的送风单元1的制造成本的相对削减、驱动电机3以及送风单元1的进一步小型化。
[0128] 顺便说一下,图2及图5所示的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的外壳21构成为,在多翼风机4侧的第一开口处,在该外壳21与旋转轴12的侧面周面之间设置有沿该旋转轴12的轴向以圆筒状延伸的圆环状空间44,并且在该圆环状空间44中夹设有环状弹性部件45。
[0129] 该密封部件45例如由丁腈橡胶(NBR)等原料形成,具有弹性。如图3所示,该密封部件45由如下部件构成:中心具有圆孔46的圆环板状的底壁部47;外周壁部48,其形成为从该底壁部47的外周缘沿圆孔46的轴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在向圆环状空间44内安装时,与凸缘22的内周面接触;内周壁部49,其形成为从该底壁部48的内周缘沿圆孔46的轴向以厚度临时变薄且朝向倾斜方向的方式延伸的形状,并且在向圆环状空间44内安装时,该内周壁部49的延伸方向端部与旋转轴12的侧面周面接触。而且,环状弹性部件45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地从外周壁部48到底壁部47在内部安装有板簧50。
[0130] 由此,环状弹性部件45以气密性良好且使旋转轴12能够旋转的状态安装在外壳21和旋转轴12之间,由此,能够防止水等从外壳21外部经由外壳21和旋转轴12之间浸入电机内部空间35,并且能够抑制旋转轴12的磁振动和旋转振动向外壳21传递。
[0131] 此外,关于环状弹性部件45,对用于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的情况进行了图示说明,但也能够用于图8、图14所示的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即,在图8、图14所示的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中,也与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的圆环状空间44同样地,在多翼风机4侧的第一开口处,当在其与旋转轴12的侧面周面之间设置有圆环状空间的情况下,能够将该环状弹性部件45夹设在该圆环状空间中。
[0132] 而且,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如图4所示,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也可以通过外壳21和构成多叶片风机4等从动旋转部件的锥部14的组合,构成不使用环状弹性部件45的结构。即,锥部14在与轴套部13相比更靠旋转轴12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以沿着该旋转轴12的轴向的方式朝向电机内部空间35侧(旋转轴12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侧)延伸的筒状部51。另外,外壳21具有以沿着旋转轴12的轴向的方式朝向轴套部13侧(旋转轴12的轴向的一端部侧)延伸的筒状部52,该筒状部52的外径尺寸与筒状部51的内径尺寸相比相对减小,该筒状部52的内径尺寸,其大小为能够在该筒状部52与旋转轴12之间形成圆筒状空间53。而且,筒状部52的轴套部13侧的端部具有能够穿过旋转轴12的通孔54,在该通孔54的周缘形成有沿旋转轴12的径向且朝向该旋转轴12延伸的凸缘55。
[0133] 由此,组装多叶片风机4等从动旋转部件和驱动电机3时,在锥部14的筒状部51中收纳外壳21的筒状部52,筒状部51和筒状部52之间被划分出由沿旋转轴12的轴向延伸的部分和在该空间部分的上方沿旋转轴12的径向延伸的部分构成的复杂空间(迷宫型空间)。因此,能够防止外部的水分从通孔54及圆筒状空间53浸入电机内部空间35内,从而不需要环状弹性部件45。
[0134] 此外,在图8、图14所示的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中,虽然未图示,但也与上述同样地,在锥部14的筒状部51中收纳外壳21的筒状部52,在筒状部51和筒状部52之间,形成有由沿旋转轴12的轴向延伸的部分和在该空间部分的上方沿旋转轴12的径向延伸的部分构成的复杂空间(迷宫型空间),作为如上所述构成的结构,可以不需要环状弹性部件45。
[0135] 另外,图2、图4及图5所示的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中,旋转轴12、轴套罩17、转子组件20及轴承24、25构成该驱动电机3的振动体,这些旋转轴12、轴套罩17、转子组件20及轴承24、25如图5所示地形成一体。而且,如图5及图6(a)所示,轴套罩17的下侧部位具有多个朝向旋转轴12的径向的外侧呈放射状延伸的支承部56,在该支承部56的延伸方向的前端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突起部57。而且,如图5及图6(b)所示,在凸缘22上,在将凸缘22安装到外壳21时与支承部56的突起部57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缺口58,在该缺口58处安装有载置弹性部件59。另外,在载置弹性部件59上形成有支承部56的突起部57能够插入的通孔60,并且条状部61从该通孔60呈放射状且呈直线状地延伸。
[0136] 由此,来自构成驱动电机3的振动体的旋转轴12、轴套罩17、转子组件20及轴承24、25的振动,经由载置弹性部件59被传递到凸缘22,因此,通过载置弹性部件59使振动衰减而能够使传递至凸缘22的振动量减少。
[0137] 而且,如图6(a)所示,在控制基板19的底面侧设置有具有弹簧功能的连接装置62,通过该连接装置62能够确保控制基板19和定子组件18之间的电气路径,并且能够抑制磁振动和来自包含旋转轴12在内的旋转体的旋转振动向控制基板19传递。
[0138] 此外,在图8、图14所示的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中,虽然未图示,但也与上述同样地,来自构成驱动电机3的振动体的旋转轴12、轴套罩17、转子组件20及轴承24、25的振动,经由载置弹性部件59传递到凸缘22,从而能够利用该载置弹性部件59使振动衰减而使传递至凸缘22的振动量减少。
[0139] 另一方面,如图8及图11所示,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的外壳21在凸缘22侧的开口的周缘具有朝向该凸缘22侧的凸缘对置面,并且具有多个从该凸缘对置面朝向凸缘22沿旋转轴12的轴向突出的突起部63。而且,在各突起部63的突出侧的顶部,开设有沿旋转轴12的轴向延伸的螺纹孔64,在该螺纹孔64能够安装螺钉65。另外,如图8及图11所示,在突起部63的外周面,安装有环状的垫圈66。
[0140] 如图8、图9及图11所示,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的凸缘22在与外壳21的凸缘对置面对置的部位形成有沿以旋转轴12为中心点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缺口67,在该缺口67处以被压入的状态安装有夹设弹性部件68。
[0141] 如图8至图11所示,该夹设弹性部件68具有能够穿过外壳21的突起部63的通孔69,并且如图9、图10所示,在通孔69周缘中的处于凸缘22外周侧的部位,以通孔69的中心点为基准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支撑部70沿着该通孔69的轴向突出。该支撑部70形成为小于半圆的圆弧形状(扇形),并且能够与垫圈66的处于螺钉65轴向两侧的面紧密接触。
另一方面,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支撑部70被沿通孔69的径向延伸的狭缝71分成多个部位70a、70b。而且,支撑部70也可以省略垫圈66而与外壳21的凸缘对置面紧密接触,其形状也可以不被狭缝71分割成多个而是单个形状。
[0142] 而且,夹设弹性部件68由三元乙丙橡胶(EPDM)、异丁橡胶(IIR)、弹性体等通常作为车辆用空调装置用的弹性部件而使用的原料形成,并且在夹设弹性部件68的具有支撑部70的部位,如图12所示,沿旋转轴12的旋转方向(旋转轴12的径向)的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数值S1比沿旋转轴12的轴向的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数值S2小。
[0143] 与此相应地,如图8、图9及图11所示,将设置在外壳21上的突起部63和设置在凸缘22上的夹设弹性部件68的支撑部70分别沿以旋转轴12为中心的圆周方向配置成各个突起部63彼此的间隔或支撑部70彼此的间隔大致均等,由此,外壳21和电机主体部23从下方被夹设弹性部件68的支撑部70支承。此外,在图9中,示出了将支撑部70的数量设为6处的示例,但通过将支撑部70配置在三处以上以包围旋转轴,就能够利用该支撑部70稳定地支承电机主体部23。因此,突起部63和支撑部70的组合数量能够根据各产品的成本和振动衰减效果等来适当选择。
[0144] 这样,如图11所示,将夹设弹性部件68安装在凸缘22的缺口67,并将突起部63插入该夹设弹性部件68的通孔69后,隔着垫圈66的同时将螺钉65安装在突起部63的螺纹孔64中,因此外壳21和凸缘22不直接连接,而在它们之间隔着由上述原料制成的夹设弹性部件68。而且,夹设弹性部件68也与外壳21仅通过位于凸缘22外周侧的支撑部70抵接。而且,在夹设弹性部件68如上所述地具有支撑部70的部位,沿旋转轴12的轴向的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数值S2比沿旋转轴12的旋转方向(旋转轴12的径向)的方向上的弹簧常数的数值S1大。另外,转子组件20、旋转轴12等振动体只与外壳21连结,而不与凸缘22连结。
[0145] 顺便说一下,该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在旋转轴12和转子组件20旋转一周期间,通过数次(例如12次)切换由定子组件18产生的磁场,来确保转子组件20的旋转力。每切换一次磁场,产生使转子组件20旋转的力,并作为磁振动沿旋转轴12的径向产生。另一方面,研磨运动因多翼风机4和转子组件20从旋转轴12的中心偏心旋转等而产生,旋转轴每旋转一周产生一次(一周)。因此,磁振动比研磨运动更多地产生。因此,为使磁振动衰减,使沿旋转方向的方向上的弹簧常数S1比沿旋转轴12轴向的方向上的弹簧常数S2小,从而能够有效地使振动衰减。
[0146] 因此,振动从外壳21向凸缘22的传递利用夹设在外壳21和凸缘22之间的夹设弹性部件68被衰减,因此从外壳21向凸缘22的旋转振动和磁振动的传递量相对变小,从而能够抑制凸缘22和与凸缘22连结的鼓风机盒体2产生振动。因此,驱动电机3、送风单元1的噪音降低,从而能够提供安静性好的送风单元1。而且,关于外壳21和夹设弹性部件68,基本上也仅在支撑部70接触,两者的接触面积相对变小,因此,振动从外壳21向凸缘22的传递进一步被抑制。
[0147] 另一方面,在该实施例中,如图8、图11及图13所示,夹设弹性部件68与周缘弹性部件72一体形成。如图9所示,该周缘弹性部件72相对于凸缘22在与夹设弹性部件68的支撑部70相比更靠外周侧的位置形成为环状,并且如图13所示地朝向外壳21侧延伸。
[0148] 如图13所示,周缘弹性部件72的延伸方向的顶部能够与外壳21的凸缘侧开口端附近部位的外周面21a抵接,并且在其与该外壳21的外周面21a抵接时,利用来自外壳21侧的推压朝向沿旋转轴12径向的方向即凸缘22的外周侧变形的同时并压缩。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周缘弹性部件72的延伸方向的顶部72a在旋转轴12的轴向上不与外壳21抵接,与此相应地,不会从外壳21利用沿旋转轴12轴向的推压而被压缩。
[0149] 因此,即使配置周缘弹性部件72,振动也不会通过该周缘弹性部件72从外壳21向凸缘22传递,从而能够防止电机内部空间产生的噪音扩散。而且,由于外壳21和凸缘22的接合部位利用周缘弹性部件72密封,因此能够防止与风一起溅来的雨水从该外壳21和凸缘22的接合部位浸入。
[0150] 而且,如图9所示,凸缘22具有由多个条状突起体73a至73j组合而成的肋74。在该实施例中,肋74是通过组合如下部件而成为近似于龟甲图案的形状,即,圆形条状突起体73a,其形成以与沿旋转轴12的轴向的侧端对置的中心点为中心的最内侧的圆;圆形条状突起体73b,其位于该圆形条状突起体73a的外侧并在其与圆形条状突起体73a之间形成同心圆;圆形条状突起体73c,其位于该圆形条状突起体73b的外侧并与圆形条状突起体
73a、73b一起形成同心圆;直线形条状突起体73d,其从圆形条状突起体73c的某点穿过所述中心点并到达圆形条状突起体73c的另一点;直线形条状突起体73e、73f、73g、73h、73i、
73j,其在从圆形条状突起体73b到圆形条状突起体73c的范围内以所述中心为基准点呈放射状且隔着均等间隔地延伸。而且,该肋53的形状不限于图9所示的形状,只要是与凸缘
22的振动特性相应的形状即可。例如可考虑将肋53的形状形成为组合多个六边形而成的蜂窝形等。
[0151] 而且,在被凸缘22的圆形条状突起体73a至73c和直线形条状突起体73d至73j适当分隔的框内,配置有多张例如由弹性体等原料形成的板状弹性部件75用于防振。防振用部件75向凸缘22的配置工序可以采用通过粘结剂或粘结密封剂进行粘贴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向通过注塑成型制造的凸缘22再次注塑成型弹性体的方法(二色成型),根据驱动电机3的使用环境和生产成本适当选择。
[0152] 由此,通过在凸缘22竖立设置肋74,刚性相对地提高,并且在被凸缘22的圆形条状突起体73a至73c和直线形条状突起体73d至73j适当分隔的框内,配置有防振用部件75,因此,能够降低由凸缘22的挠曲产生的磁振动引起的共振噪音。
[0153] 在图14中,示出了具有在外壳21和凸缘22之间夹设的夹设弹性部件68的变形例的驱动电机3。如图15所示,该驱动电机3的夹设弹性部件68具有呈环状且朝向该环的中心方向延伸的多个凹部76,该凹部76也可以不到达夹设弹性部件68的环状部分的径向外缘。由此,外壳21成为相对于凸缘32浮动的状态,夹设弹性部件68的振动吸收效果提高,因此,对于驱动电机3而言,能够谋求进一步降低噪音。而且,在图14中,夹设弹性部件68的支撑部70形成为具有通孔69的圆筒状。
[0154]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夹设弹性部件68及其变形例、周缘弹性部件72、板状弹性部件75,虽然图示说明了用于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的情况,但在图2、图4及图5所示的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中,也能够如上所述地使用夹设弹性部件68或其变形例、周缘弹性部件72、板状弹性部件75。
[0155] 而且,在图2、图4及图5所示的面向小风量的驱动电机3和图8及图14所示的面向大风量的驱动电机3这两种驱动电机中,如图16所示,外壳21构成为,通过形成多个侧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板状肋77来扩大其表面积,或如图17所示,通过设置多个突起部78来扩大表面积,而且,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向外壳21的内侧凹陷的多个凹部(凹处)而扩大外壳21的表面积。由此,肋77、突起部78或未图示的凹部作为促进从外壳21散热的散热促进部起作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从外壳21进行散热。
[0156] 工业实用性
[0157]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虽然任一实施例都以转子组件在定子组件的外周旋转的外转子型电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言而喻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转子组件在定子组件的内周侧旋转的内转子型电机。另外,该驱动电机能够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送风单元。